專頁
王婉諭。 127,511 個讚 · 11,681 人正在談論這個。「我們一起勇敢,照亮孩子的未來」 立法委員 王婉諭
貼文
「精神病人,就該去住精神病院啊?」
 
先前伊甸活泉的廖福源主任曾發表過一個故事,我想分享給大家。
 
阿三哥本來是由哥哥照顧,但因經常跟家人發生金錢上的衝突,所以哥哥不願再照顧他了,便將他送入北部山上的慢性療養院。
 
哥哥原以為只需要一段時間,慢性的治療與調養,弟弟就會好了。
 
「半年就可以了吧...然後一年了...應該夠了吧...」,沒想到,轉眼就邁入第 9 個年頭。失去自由 9… 更多 年,他的人生也彷彿從住院的那一刻起,就停了下來。
 
當廖主任去看他的時候,阿三哥問:「我被關了這麼久,到底犯了什麼罪?」。 
 
其實,在廖主任看來,阿三哥的身體狀況良好,表達能力、精神狀況也很好,並非生理功能較差、需要長期養護的類型。
 
為什麼沒有辦法出院呢?最大的可能,還是哥哥不放心他出院。
 
對身為手足的照顧者來說, 要他們這樣照顧自己的家屬,其實不怎麼公平。廖主任知道,他必須讓哥哥理解,在事情發生時會有人跳出來幫忙,讓哥哥有足夠的支持、盡可能減少負擔,才有機會讓他認為,弟弟是可以出來的。
 
廖主任問哥哥,「是什麼原因,讓你覺得弟弟還不能出院?」
 
哥哥說:「在醫院裡面環境比較平靜、比較單純、比較適合他」。
 
廖主任再問,「所以他的後半輩子都要在醫院過了嗎?」,此時,哥哥沒有再說話。
 
其實哥哥並不認為要把弟弟一輩子關在醫院裡,心中也充滿了不捨與愧疚。只是,他真的不知道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與協助。… 更多
圖片
留言
  • 王婉諭
    非常謝謝各位精神醫療界先進的提醒。

    希望能夠好好解釋的是,我們絕無貶低醫療人員的用意。在摸索、爬… 更多梳這個議題的過程中,我們理解到,早期是由醫療院所承接精神疾病者的醫療、收容養護需求;回顧社區精神復健歷史,1970年代後,也是由醫療院所結合資源,開始試辦發展精神復健治療方案(例如:復旦之家),協助精神病人返回社區生活。

    我們深知,醫療工作者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想讓患者最終能夠穩定返家,這樣的心意跟信念,醫療工作者跟社區工作者的出發點絕對是相同的,也希望是能夠共同努力的盟友。

    這篇文章原先單純是想藉由個案的經驗,向社會大眾說明,我們對於精神疾病者資源的想像,除了大規模、長期隔離式的養護,能不能多想想、支持其他更多元的社區資源?廖主任所提的這個故事中,我們所希望闡述的重點是,病人本身表達了能夠出院在社區中生活的意願,那我們有沒有機會去尊重這個意願,然後有沒有機會能夠在社區中提供精神醫療與社區支持服務共同協力而成的服務。

    精神疾患者可能反覆發病的特性,需要精神醫療與社區支持服務的互相協力,這也是我們希望中央能夠正視的課題。

    但文字表達上如果有用詞不夠精準、為文脈絡不夠清楚、謹慎,而讓兩邊對我們、對彼此都有所誤解,實在不是我們希望能夠促成社會大眾對精神議題了解的本意,對此也感到萬分戒慎恐懼,往後會更加注意。

    我們對這個議題的了解與認識,仍在各種摸索的過程,謝謝精神醫療、使用者、社區工作者各界都願意反映這些寶貴的建議。

    最後再次向感受到冒犯的精神醫療工作人員致上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