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農人新樂園。 27,884 個讚 · 139 人正在談論這個。農民學院:培育農業人力,透過一系列的訓練,讓從未接觸農業的民眾能由初窺農業面貌的菜鳥,生根發芽變成農業經營的菁英,也為台灣本土農業注入新活水。
貼文
「會叫麥寮是因為早期大量種小麥,」月光下友善農場的郭慧蟬一邊開著車,一邊解釋,自清代開始,麥寮便是小麥跟大麥的盛產地。當地農民為了運送麥子,特地在船頭旁搭建寮子儲放,麥寮因此得名。由於戰後大量進口價格低廉的小麥,栽種小麥的經濟效益不像過去這麼好,一期稻作後當地改成落花生,「後來麥寮才沒有人種麥。」… 更多 望著馬路兩旁用小麥作為裝飾的路燈,實際上卻看不見麥田,引發郭慧蟬的好奇,她和一群在地熱血青年去年嘗試復耕小麥,暌違50年,麥寮的土地上重新長出了真實的麥田,「小麥是一種精神象徵,這不是我們新創出來的東西,算是我們的根」參與行動的麥豐村村長吳子瑋如是說。 完整報導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98929/
#麥寮 #雲林 #麥田
超連結 NEWSMARKET.COM.TW

麥寮不只有六輕,真的有小麥!消失50年,他們種下麥寮第一片麥田│上下游News&Market

雲林縣是台灣農業大縣,但沿海的麥寮鄉卻以工業聞名,外海的六輕工業區,宛如日不落帝國,整日亮著燈火,升起冉冉白煙,如此工業化的環境,讓人幾乎忘記,麥寮兩個字,其實跟小麥有很深地關聯。「會叫麥寮是因為早期大量種小麥,」月光下友善農場的郭慧蟬一邊開著車,一邊解釋,自清代開始,麥寮便是小麥跟大麥的盛產地。當地農民為了運送麥子,特地在船頭旁搭建寮子儲放,麥寮因此得名。由於戰後大量進口價格低廉的小麥,栽種小麥的經濟效益不像過去這麼好,一期稻作後當地改成落花生,「後來麥寮才沒有人種麥。」望著馬路兩旁用小麥作為裝飾的路燈,實際上卻看不見麥田,引發郭慧蟬的好奇,她和一群在地熱血青年去年嘗試復耕小麥,暌違50年,...
留言
  • Chang-Jen Chu
    接下來就可以生產手打麵條了,跟香川縣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