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農人新樂園。 27,884 個讚 · 139 人正在談論這個。農民學院:培育農業人力,透過一系列的訓練,讓從未接觸農業的民眾能由初窺農業面貌的菜鳥,生根發芽變成農業經營的菁英,也為台灣本土農業注入新活水。
貼文
【本週分享案例:水稻-小粒菌核病】 病原菌:
Magnaporthe salvinii (Cattaneo) Krause and Webster
(小球菌核病)
Nakataea irregulare Hara
(小黑菌核病) 傳播途徑:病稈內或脫落於地表面之菌核,為次期作之第一次傳染源。… 更多 一、病徵:
本病主要為害稻葉鞘及莖桿。初發生期及感染部位,均與紋枯病相似,在水稻分蘗盛期,稻叢近水面之葉鞘表面形成小型黑漆色的病斑或黑色細長的縱條斑,漸次擴大至葉鞘內部。水稻分蘗期至抽穗期,小粒菌核病之病勢進展,一般僅止於葉鞘甚少進入莖桿。 水稻乳熟期,葉鞘病原斑上之病原菌會開始侵入稻桿組織,產生縱條狀黑色病斑,病斑散生。嚴重時,多數病斑合併圍繞整枝稻桿,稻桿組織由內向外漸次被病原菌分解,病桿組織軟化厚隨之腐朽,稻株倒伏枯死。 稻小粒菌核病感染葉鞘或莖桿後,會在病組織中及莖桿內壁形成多數菌核。病菌常自葉鞘外部感染,逐漸進展使葉鞘與稻桿形成病斑,病菌進入稻桿內部組織後,再往上下兩方向擴展病勢,所以先被感染之節間內所產生之菌核量最多。但部份小粒菌核病,係由稻桿基部感染,再往上蔓延,這種感染方式,在葉鞘及莖桿上並無明顯病斑,但病桿基部組織常變黑色而有灰色菌絲,菌核量以基部往上第一或第二伸長節間最多。 二、防治方法:
1.罹病稻藁之處理:水稻收穫時,應從接近地面刈割,減少菌核殘留田間。生稻藁不可用作肥料,必須經過醱酵或者燒為藁灰後,方可施用。
2.注意肥料三要素之配合,避免缺乏鉀肥。
3.注意栽培方法:曾經發病之稻田,第二期作稻田耕犁前,須將本田保持潮濕後,深耕翻犁,使水稻之殘株,全部埋入土中,以防菌核浮游水面,避免密植延遲除草或排水不良等情形。
4.割除雜草:本病病原菌為多犯性,必須除去畦畔之雜草,以減少傳染源。 圖文來源: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小粒菌核病 #水稻
圖片
留言
  • 鄭志隆
    謝謝關心分享!盡力協助農民。我也提供病株讓大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