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吳思瑤, 台北市。 84,512 個讚 · 2,401 人正在談論這個。思瑤的LINE: @wusuyao (要打@唷) 電話:02-2820-5800 服務處:承德路七段196號 律師現場諮詢 法律服務時段 週一 18:00-20:00 週二至週五 15:00-17:00
貼文
實在急死人了! 國民黨講了二十年的「#南向政策」,之所以失敗,就是淪為口號,要產業走出去,卻沒有對應的政策支援。 小英的「#新南向政策」,絕不能重蹈覆轍。必須各相關部會都動起來,提出長遠的、對應的政策。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產業要前進東協及南亞、印度,除了直接相關的外交部、經濟部外,攸關「育才、留才、攬才」的教育、科技兩部門,也是成敗關鍵。… 更多 我日前才質詢提醒要求教育部,在人才培育、學術交流、科系設置上,長期欠缺修習東協國家語言、文化、政治、社會、經濟研究的政策指導,必須調整因應。 而我又發現,新任科技部長的業務報告,對「新南向政策」的著墨,更是無關痛癢,沒診斷問題,當然無法提出解藥。 科技部資源多,主管科學研究、人才養成、產業創新,在科研補助、國際合作交流相關政策,豈能毫無配套方案? 在人才養成方面,「新南向相關研究專案」的補助,長期是弱勢議題,欠缺誘因,研究產能當然有限。 國際合作交流部份,不論「#博士生赴外研究」、「#博士後赴外研究」,或是以任務導向型出國研習的「#龍門計畫」,也都嚴重區域失衡,「重歐美、輕東協;重東北亞,輕南亞」。 我質詢並對科技部提出以下要求: ㄧ、擴大各項與新南向政策國家之「專題研究補助案」,提高此類研究補助,提升研究動能及產能。 二、強化進行與東協主要國家之各項「國際交流補助案」。 三、精進「龍門計畫」,擴大與東協國家卓越、知名公私立學術機構、研究組織合作。 四、仿前進歐盟模式,組成跨部會組織,整合各項研究資源,建立資料庫及人才庫,作為產業南進的奧援。 先禮後兵。 下次再上質詢台,就不可能這麼好過啦!
影片
留言
  • 林冠倫
    新南向政策,
    東南亞各國駐外單位人員也要努力推廣!
    包括心態也要作改變,不能有老大作風!
    甚至在招收東南亞各國學生,
    核發簽証的作法上
    也是需改變!
    双向的交流配合,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