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我們期望營造一座植根過去、展望未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誕生知識、快樂學習、友善平權,屬於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709025 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貼文
#觀臺灣 #好命這邊請 從改名潮到占星熱────當代臺灣算命的流行變化
 
為了免費壽司而改名的「鮭魚之亂🐟」曾造成街頭巷尾熱議,不過,早在1970年代末就有一波讓公務員忙到人仰馬翻的 #改名潮。這個風潮是怎麼產生的呢?
 … 更多
1970年代末,臺北市政府驀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社會現象:在那幾年之間,市民們為了扭轉個人運勢而跑來申請改名的案件,不知為何變得越來越多,甚至擠爆了政府公報的版面。日漸增加的改名業務,讓一票公務員忙得人仰馬翻,戶政事務所也幾乎變成了改名事務所。
 
為了遏止這股奇怪的風潮,戶政機關決定把相關案件的審查標準提高。中華民國的《姓名條例》本有明文規定:更改姓名需要敘明原因,還得經過「主管機關認定」。根據這一項條文,戶政人員便有權把那些以改運為由的改名申請案通通退件。
 
不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些眼尖的人注意到,《姓名條例》同時也提及某些特殊狀況,民眾不須經過政府同意,便能夠自由地更換名字。比方說,如果能夠找到一個跟你同名同姓,並且在同一縣市住滿6個月的年長者,那你就擁有法律上申請改名的正當理由,誰也擋不了你!
 
那時的臺灣,命名用字存在著相當高的重複率,戰後嬰兒潮又使得人口大幅增加,要在地方上找到一個跟自己相同姓名的人,不算是很困難的事情。可以想見會有許多人急切地翻查著電話簿上的姓名列表,只為了求得一個改名的機會,藉以扭轉自己的命運──至少他們都是這麼相信的。
 
話說回來,那些忙著處理改名案件的戶政人員大概也沒有想到:盛行於 1970 年代末的這股改名風潮,其實只是一個開端。二十多年後,臺北市政府每年所受理的改名案件,竟又繼續成長了兩倍有餘。在這段時間裡,命相術數不僅成了出版市場上相當受歡迎的書種,批命取名的老師們也紛紛成了談話性節目裡的人氣名嘴。(未完)
  
📍精彩全文詳見陳韋聿的〈改名、開運、星座運勢……為什麼社會越現代,大家反而越愛「算命」?〉☞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fortune-telling-in-taiwan-20c
 
🎁本文出自《觀‧臺灣》52期「好命這邊請」,試閱及購買資訊詳
https://reurl.cc/vekmyL 🔮算×命:歐洲與臺灣的占卜特展
展覽日期|2021年12月22日至2022年5月29日
展覽地點|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2特展室
更多展覽內容☞ https://bit.ly/3FAsWrb| 圖|究真堂算命文書組(館藏號T2018.001.5275)
圖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