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台北市。 107,705 個讚 · 1,326 人正在談論這個 · 114,089 個打卡次。臺博館除了228公園內的本館,還有古生物館、南門館與鐵道部園區,邀你一起發現萬物的精彩!
貼文
臺博館豆知識👉第6篇 臺灣水鹿 學名:Rusa unicolor swinhoei 英名:Formosan Sambar Deer 科名:鹿科( Cervidae) 水鹿體大型;尾為黑色短小。冬季體色較深呈現黑褐色,夏季較淡呈現黃赤褐色,由鼻上至眼有一黑褐色V字型斑,雄性具叉角,此角在一歲時不分枝、二歲分枝一次、三歲分枝二次、最後形成三尖二枝型。… 更多 水鹿多半棲息於1,000~2,500公尺間之混生林或次生林中,群棲生活為夜行性,於黃昏時出來活動,是草食性動物,以嫩禾草及樹葉為食。嗅覺敏銳,不易接近,每胎一仔,壽命可達二十年左右。 #機智動腦一起來 #探索臺博館不為人知的秘密 #歡迎留言猜一猜 #隔天解答 你知道嗎? 臺灣歷史文獻之中,水鹿有不同的名稱,以下那一個不是以前水鹿的名字? A 縻 B 大鹿 C 糜 D 山馬 📢臺博館豆知識第6篇來解答:
C在臺灣歷史文獻之中,水鹿多稱做縻、大鹿或山馬。19世紀致力於生物探勘的英國駐台臺領事R.Swinhoe曾記錄下:「漢人稱水鹿為『四眼』,因為水鹿的眼眶下腺體十分明顥,像是多長了一對眼睛似的。從前的平埔族群設有「獵鹿公約」,讓鹿群有休養生息的機會。至荷蘭時期,臺灣每年輸出數萬張鹿皮,捕鹿行為不擇手段,而人類移墾地區的擴大也導致鹿群棲地遽減,人鹿的關係完全失衡。呼籲大家要珍惜臺灣這片土地,留給動物生存的空間。
(知識來源https://kmweb.coa.gov.tw/subject/subject.php?id=2599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