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台北市。 107,705 個讚 · 1,326 人正在談論這個 · 114,089 個打卡次。臺博館除了228公園內的本館,還有古生物館、南門館與鐵道部園區,邀你一起發現萬物的精彩!
貼文
【光影如鏡-玻璃乾版影像展】 作品名稱:新錦雲南管戲系列—武旦(青衣)-江妹。
拍攝者:張朝目
年代:約1932 年
來源:張文魁先生捐贈,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典藏 說明:
現存張朝目拍攝的玻璃版底片共計八十餘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拍攝「新錦雲南管劇」演員,此批影像分別於寫真館內、舞台上下完成攝影,整體影像呈現的調性甚為一致,更是臺灣攝影史演進至30年代仍屬罕見紀錄民間藝師的「系列攝影」。… 更多 「新錦雲」創辦人王包、王萬福兄弟,1918年創團時,團名稱作「小錦雲」,一度改名為「新錦雲」,日本時代晚期再定名為「泉郡錦上花」,王包兄弟既要編導、教戲,又需遵傳統循古韻的前提下開拓戲路,全盛時期的戲班人數近百人之多;團名數度更動,反映了表演形式的變革-錦上花融合了高甲戲的武戲,又稱「交加戲」,帶動台灣七子戲班承襲的風潮,晚近老藝人談起王包兄弟開創「南北交加」的跨界表演形式,仍推崇:「錦上花是台灣戲班的領袖(前身為『新錦雲』)!」。 此批影像為臺灣早期戲劇發展留下珍貴完整的紀錄,且因王包兄弟的後裔子孫,未能保有戲班照片等文化資產的情態下,更顯現它的意義深遠。 當年的玻璃乾版底片,拍攝時的快門速度雖然已進化到只需一秒鐘、乃至不到一秒鐘,但是蛇腹式大型相機的靈活度仍低,子弟班演員多以杵立不動的姿勢入鏡;攝影者如何嫻熟地應用拍攝技法即關乎影像質地之高下成敗,張朝目精準地掌握快門瞬息,為苦心淬煉出「科步到位、身段語彙、角色個性」的「新錦雲」定格千秋。 展覽簡介資訊~ https://www.ntm.gov.tw/exhibition_179_977.html
系列講座~ https://s.yam.com/PiWXB
策展人導覽~ https://s.yam.com/ZBNBz #NTM #臺博館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光影如鏡 #玻璃乾版影像展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