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台北市。 107,705 個讚 · 1,326 人正在談論這個 · 114,089 個打卡次。臺博館除了228公園內的本館,還有古生物館、南門館與鐵道部園區,邀你一起發現萬物的精彩!
貼文
【9/24-25啾啾呱呱報米香-生態米博覽會】海稻米小故事… 更多 30年前的港口部落,放眼望去是一片片水梯田,這裡種植的稻米被族人稱為「米耙流(Mibaliw)」,阿美族語代表「互助」之意。每當稻穗成熟,迎著海風層層搖曳,就像黃金海岸般,讓老一輩的族人難以忘情。舒米說,受到部落年輕人口外移,以及政府休耕政策影響,必須仰賴大量人力耕作的水梯田逐漸凋零。取而代之的觀光業者,覬覦背山面海的農地,讓部落裡的土地至今有高達四成被外人買去,沿著東海岸蓋起了一棟棟的海景民宿。 17歲到城市打拼工作的舒米如妮,34歲回到家鄉,為了保護原本的海邊梯田不讓人買走建屋,也為了讓原本有的濕地生態能回復自然,舒米如妮開始四處奔走。在經過與許多原住民聊天過程中,她發現當地許多原民想復耕,只是原本的水圳水道壞掉無法引水到田裡,卻得不到任何管道的幫助,為了讓家鄉回復過去的美麗模樣,舒米如妮開始向各處尋求資源。港口部落終於得到水路修復經費的補助,整個工程由原住民農夫胼手胝足施作,當工程完工,水引進田裡,大家都感動的哭了。接著舒米如妮和老人們博感情,一一說服68個農友,復耕6公頃水梯田,同意採林務局提供補助款所提出的「不用農藥」自然生態農法。 海稻米,是臨海生長的稻米,它聽海唱歌,聽海長大,因石梯坪水梯田復舊後而賦予此名,它不僅是這片土地重生的代表,更是過去在這片土地世代耕種的阿美族人的希望。透過復耕試著找回海稻米的歷史文化,重新提振原鄉青年原住民的人口回流比例,也藉此再度整合起整個部落的向心力,重現「米耙流(Mibaliw)」的精神,重新唱起海稻米之歌。9/24-25手牽手到臺博館南門園區有「啾啾呱呱報米香-生態米博覽會」來認識具有生態、文化與遊憩價值的「海稻米」。 活動詳情→→→ http://goo.gl/g6rs41
臺博館南門園區: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圖文/海稻米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