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我們期望營造一座植根過去、展望未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誕生知識、快樂學習、友善平權,屬於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709025 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貼文
【#阿福勇闖黑水溝】
阿福是誰?為什麼要闖黑水溝?
300年前的阿福苦於福建家鄉的困頓生活,一張渡台帶路切結書在手
面對妻小、客頭,賭上最後的身家
黑水溝的另一邊,是改變成真還是客死異鄉?
阿福的故事,是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故事?
每週四(10:00)、週五(10:00、14:00)
博物館「迷你劇場」,等你一起來參與阿福的抉擇 *阿福勇闖黑水溝:http://goo.gl/AYmgnm
*感謝志工林建農提供優質圖文FB轉貼
分享 林建農在阿福勇闖黑水溝相簿中新增了 32 張相片 — 和張萬君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
300多年前清朝初期,許多先民為了「賺食」,千方百計橫渡黑水溝,來到臺灣開天闢地,披荊斬棘。當時他們在「渡臺禁令」下,拋妻別子遠離家鄉,為了改善生活有許多無奈,所謂「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許多在半途葬身魚腹,甚至客死他鄉……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組和志工夥伴,每周四上午10時,和周五上午10時、下午2時,在二樓雙劇場以教具箱互動方式,化身300多年前「阿福」,為大家演繹「勇闖黑水溝」心路歷程。… 更多 2014年12月26日上午,來自屏東的國立東港海事水產職校師生,和張卍君大哥扮演的「阿福」,展開有趣互動。下午更有外國朋友,和陳妙蘭姊姊扮男裝「阿福」喜相逢…… 2015年元旦連續假期第二天,游新化大哥扮「阿福」,吸引包括來自澳門遊客,不分男女老少參觀。到底該不該從唐山過臺灣?聽了「阿福」故事後,觀眾內心也許有如黑水溝般波淘洶湧。要不要簽下形同「賣身契」的切結書呢?正如〈渡臺悲歌〉中,「知生知死誰都難」呀! 幾位義守大學的年輕學子,對「阿福」充滿好奇,女生不僅將「血手印」用力擠壓男生臉頰,後來還穿戴斗笠和劇服。哈哈,這教具箱導覽解說,還真是入戲呢。 演「阿福」的其實不只以上三位,可惜我無法一一採訪報導。但經過幾次觀摩學習,我不禁「躍躍欲試」…… 下周、下周,如果「按表操課」,應該有機會輪到我上場吧?(2015.1.3深夜)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