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蔡英文 Tsai Ing-wen 。 2,984,644 個讚 · 57,610 人正在談論這個。「台灣的好,不應該輕易被擊倒。當新時代已經敲門,我們必須把門打開,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好。」
貼文
台灣目前面臨了財政危機和經濟危機,退休金制度也造成社會很大的焦慮,希望百分之七十五贊成召開國是會議的民眾,都一起來參加民進黨舉辦的遊行,這是不分藍綠、全台灣人一起參加的遊行,讓我們展現公民社會的自發性,展現台灣社會理性、成熟的社會力,在這個歷史時刻,大家站起來,大家在一起,共同來面對台灣的問題。… 更多 昨天我參加前內政部長余政憲、余玲雅等人舉辦之高雄橋頭區余登發故居揭牌儀式,陳菊市長、許信良主席也受邀出席。橋頭事件發生時,我還在唸書,那是台灣民主發展的開始,當時有許多台灣人站起來反抗威權,我記得至少有三個台灣人一定要記得的事件: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和中壢事件,在余老縣長的故居,我們共同回憶老縣長對台灣民主的貢獻,故居也經由余政憲、余玲雅等人的整修,成為台灣在民主發展史上的重要地標。 在我的年代,可以透過看報紙、看雜誌,知道這些人對於這個地方作的很多事情,但下一代,可能沒有機會透過報紙和雜誌,來了解那個年代所發生的事;經由余政憲、余玲雅將老縣長故居整理成橋頭的重要地標,可以讓台灣人記住這個共同回憶。一個城市的偉大,不在於它有多少的大樓,一個城市的偉大,是這個城市裡有多少讓人值得懷念、值得驕傲的地方,余登發故居就是讓台灣人覺得驕傲,讓人感到民主發展歷史上,有很多人貢獻的值得記憶和尊敬的地方。 現在的政府,對於民主發展的成果,好像保不住,很多國際調查都顯示,不論是言論自由或新聞自由都在倒退,政府守不住台灣的民主,也無法面對現在財政、經濟危機,退休金制度更造成社會很大的焦慮感,在焦慮感中,也看到社會愈來愈對立,這是台灣在二次大戰之後,面臨的最嚴酷的挑戰跟考驗。此時,是需要當年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甚至中壢事件時,群眾共同參與、創造歷史的熱情,所以我建議開國是會議,讓台灣這個社會共同來參與一個歷史的時刻,共同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 台灣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都認同開國是會議,但執政者卻不願意,民進黨要舉行遊行,但「這不只是民進黨的遊行,這是全台灣人一起參加的遊行,不分藍綠,我們都要一起來參加。」希望在這個歷史時刻,大家站起來,大家在一起,共同來面對台灣的問題。 大家一同站出來的啟發和力量、熱情,來自余登發老縣長、陳菊市長和許前主席,他們在重要的年代裡,帶領台灣走到了關鍵的時刻,也走出了台灣民主發展的瓶頸時期,現在,也需要大家一起來解決台灣的問題。
圖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