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18-06

文章 留言
1715768518506925
時間:2018-06-01 18:10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新增了 1 張相片。2018年6月1日上午10:10 · 從文獻中發現,臺灣土狗似乎不單只有南瓜頭、杏仁眼、蝙蝠耳、鐮刀尾等特徵的黑色土狗,在《諸羅縣志》中描述了烏牛難、樸仔籬等社所豢養之「狗類西洋,不大而色白」的白獅犬。如此看來,當時的臺灣土狗,是否只有一種樣態呢?
****************************************
故宮物月刊419期專文分享:
臺灣獵狗進京去—從康熙朝覺羅滿保的奏摺談起 (4-4)
作者:蔡承豪
●真面目為何?… 更多
  臺灣土狗既是如此珍貴且難以獲得,也無怪乎閩省大員們積極想要將其送赴京城,讓聖上一觀其廬山真面目,絕非是野人獻曝、自討沒趣。然康熙皇帝所看到的臺灣獵犬,究竟是何種樣貌?
  一般談到臺灣土狗,想到的可能就是南瓜頭、杏仁眼、蝙蝠耳、鐮刀尾等特徵黑色土狗。《職貢圖》內所繪的獵犬,雖然仍有些許出入,但凸顯的特徵大抵類似。但當時的臺灣土狗,是否只有一種樣態?
  在荷蘭時代,外來的成員引進了大型的歐系犬種,引入的目的除了用於獵捕,並可能藉著其威勢展示統治者的殖民威儀。這些獵犬除自身繁衍,甚至流入原住民部落內及漢人手中,與臺灣土狗交配繁殖。由於荷蘭獵狗數量過多,1647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甚至得頒佈命令,要求飼主需把所養的獵犬攜至公司的袐書處進行標記。
  這些獵犬,至清代也仍被時人所觀察到。《諸羅縣志》描述烏牛難、樸仔籬等社所豢養之犬,即「狗類西洋,不大而色白」。然既被稱為白獅犬,體型當不會太小。乾隆中葉任鳳山縣教諭的朱仕玠(1712~?),其在臺灣道臺衙府內所目睹的田犬,約重可六、七十斤。而略晚於朱仕玠來臺任職的朱景英,則稱「番犬高倍常犬,狀尤獰猙」,皆非一般印象中的臺灣黑狗。… 更多
圖片
狼狗舌頭也有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