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10157188200172065 時間:2019-04-20 12:00 #歷史上的今天【葉永鋕事件發生日】 #臺灣女人網站 葉永鋕(1985-2000)是個屏東孩子,自小因性格溫柔體貼、喜歡唱歌、下廚等異於社會期待的性別特質,在校園內經常遭受欺侮。 2000年4月20日,當時就讀國中的葉永鋕,為避開下課時間被同學騷擾、霸凌,選擇提前5分鐘下課如廁,但卻被發現倒臥血泊之中,送醫後於隔日凌晨不治身亡。 … 更多 葉永鋕事件的發生,逐漸聚集了眾多微小卻不可思議的改革力量,把臺灣的性別平等教育帶往新的方向。 當時戮力於推動、研擬兩性平等教育法的委員們,察覺到過往學校教育對「性傾向」、「性別特質」、「性別認同」認知的不足,因此在立法時加以考量,也替「#性別平等教育」立下名詞釋義: ❝性別平等教育,是指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 2002年,《兩性平等教育法》正式打破「兩性」的框架,更名為《#性別平等教育法》,並於2004年公布施行。這些年的性別平等運動,也持續努力,把法律的保護傘舉得更高、撐得更大一些。 從20世紀迄今,臺灣社會一方面揚起彩虹旗🌈,將同志族群納入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去年的公投案也產生不容小覷的後座力,讓我們不斷提醒自己,在日常中是否能看見更多的他者、是否更能面對彼此不同立場和處境的矛盾,以及正視他人之痛苦。 【瞭解更多】 ⭕推動兩性平等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法 https://reurl.cc/GNm2v ⭕教育部性別平等委員會與《性別教育平等季刊》 https://reurl.cc/pYgkx 【友善連結】 🌈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https://www.tgeea.org.tw/ 🌈葉媽媽很願意爲同志做更多,我的力量不夠,但我永遠跟你們站在一起 https://reurl.cc/Qa9rp *圖片來源:感謝「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提供。 |
ㄏㄏ,這其中又反映了臺灣教育的許多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