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208314943969392 時間:2020-09-03 17:25 「匆忙上線的醫材新制,為何再次引起醫界反彈?」 健保署規劃的醫材新制,原本在 8 月時就已經引發醫界的撻伐,當時陳時中部長為平息眾怒,宣布將延後實施,沒想到竟在 9 月 1 日倉促上路,從公告到正式上路僅花了一天時間,引發各界一片嘩然。 過去我們持續關心醫材政策,仔細檢視這次的新制內容,發現此次的作法與之前做法略有不同之處: 1️⃣ 採購價改「收費價」: … 更多 原先舊制中,健保署是參考各醫院「採購價」來決定差額自費上限;這次的新制,則是按現有的「收費價格高低」作為排序標準,也就是民眾實際付費的價格作為參考。 2️⃣ 「極端值」的設定: 由健保署參照自費醫材比價網,將各醫院的醫材收費按照價格高低排序,再將醫學會建議的級距,作為極端值上限,超過此極端值上限的醫院,就必須降價。 比起當時舊制由健保署決定價格上限,新制看起來似乎相對合理,但仍要看各醫學會所提出的上限為何。 不過,這樣極端值政策的推動,仍引發了許多疑慮。 🔺 極端值到底是不是上限值? 對於民間醫師業者及團體提出極端值是否為醫材價格上限的說法,健保署表示否定,但澄清的理由卻是「以醫院收費價格極端值管理,且極端值參考食藥署核准仿單與臨床醫師自訂,並與相關醫學會討論達成共識。」 這樣的說法並未直指問題核心! … 更多 |
硬來的原因是什麼 不就為了圖利台灣廠商嗎 健保局到底收了多少好處? 自己技術不如原廠就用政策強度關山 垃圾健保局 既然要這樣搞 那保費也不準漲 反正之後用的醫材也是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