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1850810828341674 時間:2018-08-24 21:00 【#魩仔魚 真的是兩百多種魚的幼苗嗎?】 #問問大觀園 近來由於民眾保育意識提高,魩仔魚的議題每隔一陣子就會被提出來討論,網路上也盛傳「魩仔魚是兩百多種魚的幼苗」,希望大家拒吃魩仔魚。雖然提倡保育觀念是沒有問題的,但「魩仔魚=兩百多種幼魚」這樣的說法正確嗎?… 更多 從學術定義來看,魩仔魚指的是外型細長、體色透明的小魚,而臺灣附近海域符合此特徵的魚種,主要是日本鯷、刺公鯷和異葉公鯷三種鯷科魚類的幼魚。而漁獲在抵達市場販售前,也會經過多次揀選,將混入的、不符合此特徵的魚種剃除。因此,魩仔魚的確不是兩百多種魚的幼苗。 但問題就出在「混入的」這件事。雖然我們吃魩仔魚時,不會真的吃到兩百多種魚,但魩仔魚在捕撈過程中,由於使用的漁網網目非常細小,通常難以避免混獲其他魚種。這些被混獲的非目標魚,可能是以魩仔魚為食、體型較大的魚,或是混入魩仔魚群的其他小魚,即便不會吃到,但確實有其他魚種在魩仔魚料理上桌前被犧牲掉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魩仔魚的確是鯷科魚類的幼魚,若毫無節制的濫捕,也的確會減少大洋中成魚的數量。再者,這些魚類也是許多高階掠食者的食物,食物減少代表這些大型海洋動物的數量也會跟著下降,影響深遠。 你還可以看看↓↓↓ 魚類的消失及復育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VtU.htm 不吃魩仔魚的理由(環境資訊中心) https://e-info.org.tw/node/114161 上 #科技大觀園 搜尋「魩仔魚」看更多↓↓↓ |
@{Stanley Huang|stanley.huang.3939}@{Shihtsui Juan|100006829245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