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留言 |
---|---|
2094473344052406 時間:2022-02-13 14:09 #衛福編編報報 ⏲發文時間:2022.2.13 ❗新增5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及40例境外移入❗ ⭐記者會影片:https://youtu.be/qHtt_5738PU ⭐記者會影片-即時字幕:https://youtu.be/fXGb8UnL7WA ⭐《客家電視台》客語口譯直播:https://youtu.be/8WkSNTufPoE ⭐衛生福利部 LINE@:… 更多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公布國內新增5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2例本土個案及40例境外移入(15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5例男性、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多歲;詳如新聞稿附件。 ✏今日新增境外移入個案為1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60多歲,分別美國(9例)、菲律賓(4例)、澳大利亞(3例)、烏克蘭及日本(各2例)、義大利、柬埔寨、瑞典、芬蘭、波蘭、加拿大、南非、新加坡、蒙古、西班牙、寮國、韓國及墨西哥(各1例)移入;另7例調查中。入境日介於今(2022)年1月12日至2月12日;詳如新聞稿附件。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9,567例確診,分別為4,194例境外移入,15,319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30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51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8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3例、臺北市322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3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
@{Wei Zhong Chen|wei.z.chen.14} 還可能繳的比他們多 |
3131096810464023 時間:2022-02-13 19:10 先講結論:防疫旅館的相關費用,國家應該買單。 最近不少民眾因為足跡與確診者重疊,被框列隔離,自費住進防疫旅館。 有些地方政府甚至還「加碼」,將原本只需要居家隔離的人,安排到防疫旅館「居家」隔離。也有地方政府因為集中檢疫所沒有空位,而安排民眾入住防疫旅館。 為了防疫,框列和隔離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不少民眾在沒得選擇的情況下,必須「自費」、「被指定」在防疫旅館隔離。 這會造成什麼問題? 一、隔離負擔沉重,可能造成民眾規避疫調 … 更多 防疫旅館的費用,就算用破盤價一天2000元計算,隔離14日也要28000元。扣掉每天1000元補助,還是要自行負擔14000元。 如果家庭成員人數較多,負擔將以算術級數地成長。要是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也被隔離,更是難以承受。 因為成本實在太高了,民眾可能採取的對策,就是消極不配合實聯制或疫調,反而造成疫情調查的破口。 因此,從確保防疫的角度來看,如何讓民眾主動配合相關措施,才是最重要的。 二、集中隔離不要假裝是居家隔離 接著是假居家真集中的問題。 從居家隔離到集中隔離,除了地點不同,還有自由被限制的程度差別。… 更多 |
@{Xiu Wu|100006335535481} 不管是中央規定還是地方自治,不合理就是不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