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為提醒大眾重視防震及救災措施,九二一地震發生後,於霧峰光復國中現址,規劃改建地震紀念博物館,以保存地震原址、記錄地震史實,並提供社會大眾及學校有關地震教育之活教材。 413 臺中市霧峰區坑口里新生路192號
貼文
建築物的耐震力與箍筋彎鈎有關係!… 更多
房屋的耐震能力關係著我們的人身安全,耐震能力的標準則是依據內政部營建署制定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而來。耐震設計規範的精神,是兼顧安全與經濟,使建築物至少能「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也就是當一棟建築物在使用年限內遇到大地震時,允許建築物用損壞來吸收地震能量,而在損壞情況下能夠不倒塌,關鍵就在於建築物的「韌性」能否如預期般發揮;其中箍筋夠不夠密、施工確不確實,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
此次美濃大震中倒塌的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外界質疑建商鋼筋偷工減料,是導致16層樓的大樓在地震中完全傾倒的原因之一,在災害現場新聞畫面即可發現多處箍筋末端僅以90度的彎鈎扣住主筋,那目前現行建築法規是如何規範呢?
箍筋是包圍主筋的橫向鋼筋,具有圍束柱體、使混凝土與主筋不易向外爆開的作用,可提高樑和柱的韌性。關於箍筋的末端彎鈎處理,早期的施作工法通常只作90度的彎鈎,箍筋與箍筋間的間距亦大,造成樑樑柱韌性不足。依據現行法規規定,箍筋間距的設計值不得超過15公分,兩端彎鈎角度則需達135度,且彎鈎的末端必須再直線延伸超過為該鋼筋直徑的6倍長,如此當地震中樑柱表面混凝土受損剝落時,箍筋才不易脫鈎。但是如果柱體的長寬尺寸較大,箍筋的圍束能力就不易發揮,就需要增設繫筋來輔助。規範規定在構材橫斷面上,同一根箍筋圍成的矩形、邊與邊中心距如果超過35cm,就要加設繫筋,才能確保箍筋的圍束作用。繫筋的末端彎鈎為一邊135度一邊90度,相鄰的繫筋彎鈎不得為同一角度,需交錯配置。
身處地震頻繁的台灣島上居住得我們,若建築能確實的依據相關建築法規進行施工,相信大家的生命財產才能有更大的保障! 圖片說明:箍筋及繫筋皆為柱體之橫向鋼筋,依現行法規規定,箍筋末端固定彎鈎須達135度。繫筋的彎鈎為一邊135度一邊90度,相鄰繫筋之90度彎鈎應置於對邊。 #921地震教育園區 #921emt #防災
圖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