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台北市。 31,853 個讚 · 349 人正在談論這個 · 1,793 個打卡次。傳承榮民精神 追求卓越服務 永續組織發展
貼文
【可怕的猝死】 #就醫保健 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鐘法博 隨著天氣變化及寒流來襲,新聞報導猝死個案也逐漸增加。根據過去統計,臺灣每年猝死比率約0.1-0.2%,其中猝死個案中,心源性猝死更可高達75%。然而,其中可存活下來的個案卻不到5%。 … 更多 猝死泛指症狀發生後1小時內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原因隨著不同年齡層分布亦不盡相同。年紀輕的猝死患者,常見於先天性基因遺傳之心臟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變、冠狀動脈畸形等;年老猝死患者,仍以冠狀動脈疾病為主。心源性猝死臨床表現,包含心室頻脈、心室顫動/撲動、無脈性心電氣活動與無收縮心搏停止,前二者更為猝死最常見之表現。過去研究顯示,許多心源性猝死之預測因子,如性別、年齡、膽固醇、相對體重、心跳、心臟收縮功能、猝死病史及家族病史等,然而至今仍未有單一檢查可準確評估病人發生心源性猝死機率。對病患確診有持續性心室頻脈或顫動/撲動,或過去曾發生心律不整相關之心源性猝死生還者,心臟去顫器之植入更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除冠狀動脈相關之猝死外,基因遺傳之心臟病變則為年輕族群心源性猝死之好發原因。臨床上分結構異常和結構正常之心臟病(如圖1)。結構正常之遺傳性心臟病,多因心臟內離子通道產生突變所導致,進而引發致命性心律不整。對已確診患者,應接受植入型去顫器以預防猝死發生,家族成員更應積極篩檢罹患基因遺傳心臟病之可能性。 近年來,除植入去顫器和藥物治療外,電生理之立體定位技術進步及心包膜外電氣燒灼技術之成熟,讓患有致命性心律不整的患者展露一線曙光。享譽國際的本院電生理團隊,更致力於突破複雜性致命性心室頻脈或顫動/撲動之電燒,至今已完成600多例,並於2013年亞太區之心律不整年會示範複雜性心室顫動之心包膜外電燒手術,廣獲各國讚賞。藉由精密的定位和電燒技術的突破,對缺血性心臟病、肥厚性心肌病變、擴張型心肌病變、Brugada症候群、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變(ARVD)等疾病,均已證實電燒之療效。猝死之預防除早期診斷外,更需結合去顫器、藥物及電燒之整合性治療,才能達到最佳治療。 圖一 鐘法博醫師檔案:
現 職:1.臺北榮總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2.國立陽明大學講師
學 歷: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專 長:心臟電生理學及電燒手術 門診時間:
星期四下午心臟內科第14診(診間代碼:10314)
圖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