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農是為著恁。 7,969 個讚 · 32 人正在談論這個。透過分享來掌握農業資訊,期待台灣農業跳脫傳統,以科技+知識加值轉型,發展屬於自己的產業特色。
貼文
不是所有農民都能自產自銷,以實際商業市場來看也不可能全部用這種銷售方式,因此契作的合作模式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吧,只是台灣農業契作要上軌道,真正保障雙方,恐怕還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分享 台灣農業讚
【鳳梨輸】 意外嗎?一點也不。類似的消息去年就發生過,只是農民不敢吭聲,老梗戲碼再度上演。 說真的,有實力有想法的農民,大概都不會去走這種鳳梨酥契作的模式,很多時候,所謂的『契作』,都只是企業拿來包裝自己的形象,不會簽契約,只是口頭承諾;而所謂的『保價收購』,大概是保證低於市場價格收購,因為拎杯量大。… 更多 就商業行為來說,廠商有需求,向農民下了一筆訂單,下一步是什麼?我想就是先付訂金吧,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阿不然到時候廠商跑了怎麼辦?但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信任』常常是業者跟農民談判的手段;再加上以資金運用來看,鳳梨種下去到收成,至少要16個月的時間,請告訴我有哪間公司,會先付訂金給16個月後的將來。 農民很可憐嗎?或許我這樣說會被公幹,但我真的覺得還好。 二十年前,我就聽我阿公講過類似的事情,為什麼二十年後,同樣的事情又不斷上演,光是今年就有薑黃、西瓜,然後現在的鳳梨。時代在改變在進步,觀念還停在遠古時代的農民,被不良的業者搞,好像也不是太意外,農民也必須要成長啊,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而且又是一個這麼大的籃子,勢必會面臨如此風險。 被人欺負,卻又還要保護廠商,我不懂農民為何要如此看輕自己,一定要先看得起自己,人家才會尊重,不是嗎? 我相信,鳳梨酥產業不可能無限成長,而鳳梨的種植面積卻持續增加中,種下去到收成得16個月,這中間會有太多變數了。到時候,量大價崩,商人再趁勢逢低買進,得利的依舊是他們;一旦決定要跟他們配合,就得有這樣的心理準備,當然我也很希望產業蓬勃發展,大家都有錢賺,但要是有個萬一,農民就只能祈禱。 不可能去改變商人,只能去改變自己的思維,才能保護自己。 筆者自介 : 我是鳳梨人 https://www.facebook.com/why160why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