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ETtoday新聞雲, Taipei, Taiwan 。 5,507,102 個讚 · 481,804 人正在談論這個。台灣第一名的新聞網站,陪您看盡天下事-http://www.ettoday.net/ 投稿影片、照片歡迎私訊,或來信:service@ettoday.net
貼文
快訊/本土+6!
境外暴增120例「創史上新高」快訊/本土+6!
境外暴增120例「創史上新高」
留言
  • 徐瑛華
    質疑…我們國內的確診,真的做的好?希望,當可以出國,回來時?大家都平安。
  • Liam Liu
    說真的 那些衛福部的從英雄變狗熊
    自己的自大 造就防疫人員的困擾
    永遠都不是發號施令的在做事
    只會出張嘴 ㄍㄋㄋ
  • 葉倉源
    回來就醫,享受健保
  • William He
    要參選了…多放出一些利多讓大家方便出入境,大家才會感謝我的德政。🙄
  • 余素玫
    累死醫護人員了😰😰
  • 張蔡亮
    怕台湾医護不夠忙,所以+120,故障鐘真的是令人無言,走~唱歌,喝酒去~~
  • Kuo Jyi Chen
    高齡化的台灣,代表了有太多免疫力不佳的老年人,其中不乏疾病纏身之苦者,一旦被病毒入侵就很容易因併發症而離世。在疫苗第三劑涵蓋率不能達到和病毒共存的保護力之下,該有的防疫工作是有其必要的。
  • 詹惠如
    防疫醫護人員加油,阿中部長!醫護人員真的真的很辛苦,別拖垮我們的醫護人員和健保資源
  • Jens Tsai
    歸剛ㄟ…醫療資源都浪費在那些境外移入就飽了 再繼續縮短隔離日期啊 再繼續便宜行事啊😮‍💨😤
  • 鄭欣怡
    在外面中獎都跑回來台灣醫病😳😳😳
  • 王永謙
    沒關係,數字會慢慢降低的
  • 龍龍柱
    乾脆宣布與病毒共生放棄抵抗了啦,還防疫個屁呀
  • 黃緯成
    不是說之後還要再開放外國旅客入境,遲早爆炸
  • 唐憶平
    醫護很辛苦,為官者很欠罵
  • Sandy Tsai
    人民健保一直漲境外一直來醫治不用錢😩
  • 羅浴謹
    一直放境外人們進國內不怕醫療人員或物品透支嗎是否該考慮保留一些醫療物資讓國人以備不時之需以防萬一
  • 陳建伸
    台灣遲早要開放邊境,
    但是病毒入社區,以日,韓,香港為例,
    到時候台灣會有數千名甚至上萬名老人死於疫情,
    所以,邊境還是儘量晚點開。
    或是強制老人打疫苗,死亡提供撫恤金。指揮中心衝疫苗覆蓋率,但老人接種率低,卻無實質作為令其改善,令人遺憾。
    學生,青,壯年,再接種疫苗意義已不大,
    死的都是老人,老人不打,邊境繼續關的概念嗎?
  • 郭財榮
    已經開始進入,病菌共存環境!
  • 楊維尼
    ⋯⋯⋯境外加油💪ㄛ
    台灣政府很好的ㄛ⋯⋯
  • Jia Jun
    自身防護確實做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 謝艾倫
    境外永遠不意外
  • Tsien Shin LI
    一堆人去外頭商店消費,實名制有刷沒刷都行不強制,反而去到銀行+行政機關就會乖乖刷實名,這要怎麼落實防役 慢慢鬆懈囉……
  • 周文子
    政府要考慮境外確診病例收費治療,不要在用有限健保醫療資源去免費醫治,吃好鬥相報,國外拼命來醫療,這樣子下來,基層醫療體系會被拖垮。入境確診病例請用他們自己的醫療險支付,才能避免故意來台醫免費。
  • 陳建龍
    我建議別再搞防疫措施了!
    只做半套越縮越短,根本就是浪費國人的經費及時間。

    就對老人家直接告知疫苗三劑打滿可領一千五。
    不打拉倒。
    然後全面開放入出境,全面蓋牌不PCR,直接當流感大流行處理。
    以前是沒疫苗沒藥,大家染上就會死。
    現在有疫苗又有藥,怕啥?
    直接達爾文物競天擇....
  • Cathy Chen
    台灣在這場全球性疫情中,守護的比大多數國家要好,就是仰賴醫護的努力和人民的公衛意識。希望全民共同堅持,那些說與病毒共存的國家和學派,不過是在粉飾無計可施下喊出的口號。
    #支持邊境管制與配戴口罩的措施
  • 黃朝枝
    好耶,繼續下去,就又有領振興9倍卷了,輸真慘,準備好了沒
  • Tzuhsin JangJian
    現在英國根本都多到懶得計算了,大家都當流感處理。 趕快把疫苗打滿,與病毒共存才是上策。😉
  • 李小賀
    入境的感染者醫療一律都收費,應該可以大大降低境外病例。憑什麼在國外感染,來台灣可以免費醫療。
  • 郭誠
    一直放染疫進來 然後一堆 綠粉 「阿中部長加油」是有什麼問題嗎?確定是在替 台灣防疫?防疫醫護人員加油🥺。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319/2211553.htm?from=fb_et_news_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