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池南自然教育中心的宗旨,在於連結人與自然, 創造一個快樂學習的優質教育場域,進而實踐永續生活。 No.65, Linyuan Rd., Shoufeng Township, Hualien Shoufeng 974
貼文
鷹斑鷸(ㄩˋ)的鷸字就是鷸蚌相爭成語的那個鷸,但成語裡的鷸鳥不是鷹斑鷸,比較可能的是有長長的嘴巴的山鷸。 #繞口令 鷹斑鷸是冬候鳥,喜歡在溼地出現,如剛插秧的稻田、小池塘、沼澤地等。行動時短短的尾巴一直上下擺動,看起來很忙的在找東西吃。食物以昆蟲為主,也吃螺貝、甲殼類、蠕蟲、小魚及蛙類。 拍攝於壽豐水田 --
【鷸蚌相爭的故事】… 更多
  戰國時代,七雄並立,互相征戰不休。有一次,趙惠王打算攻打燕國,有個叫做蘇代的謀士,認為兩國互相戰爭,必然生民塗炭,又擔心燕、趙兩敗俱傷,最後都會被趁機坐大的秦國併吞,就代替燕國遊說趙惠王,希望他能夠停戰。   蘇代見到趙惠王,並沒有直接請他休兵,反而說了一個故事︰「大王啊,我到貴國途經過易水時,看到一隻蚌,正把殼打開在河邊晒太陽。這時飛來一隻鷸鳥,伸出長長的喙去啄蚌的肉。受到驚嚇的蚌立刻合攏雙殼,把鷸的喙給夾住了。鷸說︰『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太陽給晒死!』蚌也不甘示弱地說︰『如果你今天嘴拔不出去,明天嘴也拔不出去,很快你也活不了。』雙方爭執不休,誰也不肯讓誰。有一個漁夫經過,就毫不費力地把牠們一起給抓住了。」   蘇代接著說道︰「大王啊,今日趙國攻打燕國,燕國必然全力抵抗,兩方僵持不下,我怕在一旁的秦國就是那個漁夫,會趁機消滅趙、燕兩國啊!」趙惠王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取消攻打燕國的計畫。   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鷸蚌相爭」,比喻雙方爭執不相讓必會造成兩敗俱傷,而讓第三者獲得利益。 來源:教育部成語典
影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