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教育部, 台北市。 248,958 個讚 · 12,235 人正在談論這個 · 2,183 個打卡次。本專頁以分享教育部最新訊息,保有對圖表、貼文及留言等內容修改、刪除及回覆的彈性。...
貼文
【主題報導】大學自主 吳思華將強化高教審議會功能 文/電子報小組;圖/電子報小組 教育部長吳思華日前表示,為落實大學自主,教育部除著手進行法令鬆綁外,更希望未來能賦予高等教育審議委員會實質功能,逐漸落實高教事務由大學自主管理,朝高教自主邁進。這次高教審議會的改組雖只有少數委員異動,但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起步。… 更多 吳思華主持第二屆高教審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做以上表示。他指出,社會關心大學自主,教育部已著手鬆綁法令,為落實大學自主,未來高教審議委員會將從過去的諮詢性質,成為實質審議的組織,由部長召集各大學協會代表及專家學者組成,定期召開會議,有關大學事務如招生學習、教師及學生等相關行為規範,都能在審議會形成共識,並成為各大學運作的基本準則,讓大學事務回歸大學自主。希望未來委員會經過一兩屆運作後,可以由大學自己推薦主席,完全由大學自主管理教學事務。 不過,吳思華也提出未來大學朝自主之路邁進時,會面臨幾個挑戰,需要審議會共同面對與討論。 大學自由化VS.大學公共化 首先,高教自由化與公共化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吳思華說,大學希望有高度自由空間,但社會氛圍則認為大學具有高度公共性,尤其大學經費多數來自公共預算,因此大學財務要對外公開透明,受社會監督;加上公立學校教師受「教師法」保障與限制,教師身分也經常成為公共議題。因此,當大學不斷強調自主化時,如何大學肩負起公益性的角色,是大學要共同面對的問題。 個體自由VS.總體發展 大學個體自由與總體高等教育發展之間,如何兼顧? 吳思華說,個別學校都希望辦學有高度自主性,自己決定學校事務,但是有些議題透過強烈競爭不一定最好,科系調整與招生人數即是一例。各校都希望自由調整科系,招生人數越多越好,但受到少子女化衝擊,開放完全競爭的後果是學生會大量集中於少數學校,反而不利總體發展。 大家希望教育部不要管太多,但有時過度的自由會造成未來難以挽回的局面,過去師資培育就是一例,政府鬆綁法令,開放自由招生導致目前有過多的儲備教師;餐飲科過去幾年因社會需求招生暴增,每年約有六千多位學生就讀,但未來就業市場恐怕不需要這麼多人,造成很多問題。 因此,高教發展要兼顧個體自由與整體需求,若能在審議會中透過討論,在個體自由發展過程中同時考慮總體需要,使雙方取得平衡,才能促進高教正面發展。 資料來源:教育部電子報
http://epaper.edu.tw/topical.aspx?topical_sn=863
圖片
留言
  • 陳清溪
    很贊同部長對大學自主的主張,華人的中庸之道或兩極端之間找到一個適當的點,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