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北部院區開放時間:第一展覽區(正館、兒童學藝中心 ),週二至週日9:00至17:00,週一休館。 ◆網站(北部院區):www.npm.gov.tw ◆網站(南部院區):south.npm.gov.tw   No. 221, Section 2, ZhìShàn Rd,,, 臺北市 111
貼文
斯卡羅勇士的風貌 現在到故宮第一展覽館103陳列室中,除了可觀覽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的奏摺,更能目睹一個半世紀前斯卡羅(Seqalu)勇士的風貌。 同治13年,日本以同治10年(1871)琉球籍船難難民在恆春半島被當地原住民誤殺憾事為由,由「蕃地事務總督」西鄉從道(1843-1902)為統帥,出兵南臺灣攻擊瑯嶠十八社部落,此即為震驚清廷與國際社會的「牡丹社事件」。… 更多 此次行動,係日本藉由前美國廈門領事、後任日本外交顧問的李仙德(Charles W. Le Gendre,1830-1899)詳盡規劃下之出征。日軍於5月12日登陸四重溪口的社寮,並在駐紮完成後立即揮軍部落。而原住民勇士們從統領埔的漢人得到大軍壓境消息,也隨即武裝埋伏於石門天險居高臨下扼守。這場石門戰役雙方一度僵持不下,互有傷亡,但日軍憑藉著人數優勢逆轉突破防線,牡丹社首領阿祿古(Aruqu)父子與多名原住民勇士不幸身亡。後日軍逐步攻入並燒毀各部落後,至7月初雙方便未再有大規模的衝,情勢大勢底定。 為進行和談,西鄉從道邀請了當時的大股頭朱雷(老卓杞篤之子)、二股頭伊沙及各社首領至社寮營地會面,談判後並合影紀念。而這場歷史會面的見證,傳世者至少包含科羅版照片與版畫兩種,本院購藏的《畫報》(The Graphic)中,即包含了這張重要的版畫。圖內居中坐者為西鄉、其右為伊沙、左坐者則為朱雷。 而另一張〈福爾摩沙居民之風俗習性〉也是不可錯過的。圖內細緻呈現了當時斯卡羅勇士的髮型、服飾與武器樣貌,值得跟《斯卡羅》(SEQALU: Formosa 1867)劇中的勇士裝扮好好比對一番。 🕵🕵🕵🕵🕵🕵🕵🕵🕵🕵🕵🕵🕵… 更多
圖片
留言
  • 陳淑芳
    戰爭總是有傷亡,可憐的原民,想到他們也是怕被滅族,才會殺洋人,終究是悲劇,這讓我想到電影 “教會”殖民統治者 把一個居住在世外桃源的部落幾乎滅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