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 台北市。 750,955 個讚 · 319 人正在談論這個 · 478 個打卡次。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的圖樣由一個笑臉及台灣地圖所組成,台灣地圖代表�
貼文
【#MIT產業行腳】臺灣磚情百年誌(上)
你知道嗎?臺灣曾經是全世界第三大的瓷磚生產國,僅次於義大利和西班牙。鼎盛時期,瓷磚的年生產量約占全世界5%,瓷磚界前輩回憶:「那時候,建商都捧著錢來買瓷磚,生產線24小時生產,一輛又一輛的載貨卡車,直接就在工廠旁排隊。」😁… 更多 瓷磚的英文叫Tile,或許你更習慣用台語「太魯(タイル)」來稱呼它。瓷磚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金字塔的內部壁面,就開始採用瓷磚裝飾。臺灣在清朝嘉慶年間(約西元1800年),就有人在南投和鶯歌開始燒製陶瓷。不過臺灣的建築要一直到日治時期才開始運用瓷磚,臺灣的建材陶瓷-瓷磚業,則是從1960年代才開始慢慢起步。 ☺ 1970年代,戰後嬰兒潮的開始立業成家,大量住宅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國內經濟開始復甦,加上政府推行十大建設,讓建築業蓬勃發展,瓷磚供不應求,進口磚的單價相對較高,於是許多瓷磚工廠紛紛成立,國內知名廠商如冠軍、三洋、宏洲等是在這個時期創立。😎 臺灣瓷磚業的發展,受到整體經濟發展與建築景氣消長,不斷影響波動,一路走來,經歷過1973、1978年兩次石油危機,燃料大幅上漲;1987年環保署成立,環保法規日益嚴格;1991年容積率限制,影響建築產業景氣,以及2002年臺灣加入WTO後,進口瓷磚大量湧入,與中國、東南亞與印度的低價競爭。😲 瓷磚廠商為了提升產量,更為了降低成本,不斷投資設備,將瓷磚生產的磁窯,從單獨窯、隧道窯、全自動設備一次燒成滾軸窯等不斷升級,燃料也從燒煤、石油,轉換成天然氣。在此同時,生產瓷磚的規格也越來越大,從馬賽克、二丁掛、三吋六面磚、到中大型的瓷磚。 當你走在街頭巷尾,不妨抬頭觀察建築物的外牆,不同樣式與規格的瓷磚,各自誕生於不同的年代。臺灣瓷磚產業伴隨整體社會與經濟的起伏,持續生產出形形色色的MIT好瓷磚,打造出所有人的夢想居家。 下個星期,我們再來回顧一下,臺灣瓷磚產業發展的故事,和義大利有什麼關係呢?🤔
#MIT微笑標章
#MIT臺灣金選
圖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