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台北市。 23,582 個讚 · 3,880 人正在談論這個。伍麗華Saidai /Resres 校長立委
貼文
我被哥哥范織欽念叨murmur,平時那麼愛寫,怎麼就不寫星期日看的那齣史詩劇,何況是家鄉的大事? 不是不想寫,也不是近鄉情怯,而是感動到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就像我那天的致詞,好幾次的哽咽落淚,無法完整敘說。 我是部落長大的萬山人,從七歲到外地讀書、工作,總是遇不到可以一起說萬山語的人,甚至很少人知道「萬山」。對我而言,我們尋找文化,就像鐘聲尋找最遠的那一位。… 更多 所以那天,當所有的「萬山人」都來了,我可以理解這應該是萬山人幾十年來最驕傲自信的一天,以致於我致詞時語無倫次不斷地重複謝謝原民會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終於有人重視這個部落,來到部落田野調查一年,與部落老人、青年合作找回獨特的歌、舞、服裝,製作了這齣「看見’oponoho一道美麗的曙光」大型歌舞劇。看戲的那時刻,大家的鄉愁在戲劇裡被稀釋,心情也變乖。 「萬山」雖然被歸屬於魯凱族,語言卻是與任何一個部落都不通。 1866年,英國探險家畢麒麟曾沿著濁口溪來到「舊萬山」,在他的著作《發現老台灣》紀錄了珍貴的萬山史料。他提到「剽悍純真的原住民,永遠是我最神往的朋友」;他記下夜闖萬斗籠社的每一刻,「那月光下進行的奇異又羅曼蒂克的歌唱會,如何能遺忘」....... 1923年日本人來的時候,萬山位於海拔1475公尺的萬頭蘭山,於是被稱作「萬斗籠Mandaulan社」,但萬山自稱為「’oponoho」。 當時「舊萬山」所在的位置,文獻上用負嵎蟠踞、居高負險、南部山區最頑強剽悍、最後被降服的部落(武攻不成,最後是透過鄰近部落來談和)。我的外公呂山龍dhodholo握有日本人頒的頭目章,不過從來不願意表達這段過往,覺得是個恥辱。… 更多
圖片
留言
  • 林春枝
    珍貴的-莊嚴-獨特的歷史文化故事-人-事-物-情感-凝聚共識與衆不同-形成美麗的萬山之歷史典故-也造就了原民的後代救星--伍委員出生在---地靈人傑的好地方---令人感動的萬山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