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北部院區開放時間:第一展覽區(正館、兒童學藝中心 ),週二至週日9:00至17:00,週一休館。 ◆網站(北部院區):www.npm.gov.tw ◆網站(南部院區):south.npm.gov.tw   No. 221, Section 2, ZhìShàn Rd,,, 臺北市 111
貼文
📘「轉世利生-十七世紀以來的活佛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
本院將於今(2020)年12月16、17兩日舉辦「轉世利生-十七世紀以來的活佛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地點為北部院區文會堂。茲就會議主旨及內容簡述如次:… 更多 佛教自七世紀傳入西藏,發展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由於其特殊的地理環境與風俗習慣,西藏文化不僅融入後期印度大乘佛教,也吸收部分中國佛教的內涵,逐漸發展形成獨特的西藏佛教文化形態,滲透於藏人社會與生活文化的各個層面。藏傳佛教在本質上仍保有傳統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義與原則,其外在型態則帶有強烈民族特色,活佛體制的形成即是一例。佛教雖承認輪迴之說,不少佛教史籍也有某人被視為某修行者或某菩薩轉世化身的記載,但將輪迴理論與菩薩化身度眾的教義加以結合,形成傳承制度,唯見於西藏佛教文化,至今不衰。 本研討會將聚焦於十七世紀之後的活佛體制發展,預計分為「活佛認證制度的歷史」、「非格魯派活佛」,「格魯派活佛」,以及「活佛與佛教典籍的流傳」、「活佛與佛教藝術的發展」、「皇權與活佛」六項主題。透過會議的交流,學者們將深入研析活佛體制的歷史發展,並進一步討論它對西藏文化各層面的廣泛影響;配合同時於院內舉辦的「呼畢勒罕-清代活佛文物」大展,與會者將從多面向思索探討此項西藏佛教文化獨特內涵。 此次受邀與會的國內外學者,計二十餘位。國外學者雖因新冠肺炎疫情及國境管制影響,無法親臨,仍將透過影片預錄方式,發表鑽研所得;部分甚且將排除時差障礙,透過網路進行提問解答。為降低與會各界人士感染風險,本院將於會議現場嚴格執行防疫措施。「轉世利生-十七世紀以來的活佛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網站將於近日上線,內含報名及防疫注意事項併會議議程,敬請意者留心。
圖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