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王婉諭。 127,511 個讚 · 11,681 人正在談論這個。「我們一起勇敢,照亮孩子的未來」 立法委員 王婉諭
貼文
近幾年,學術圈發起了一股「開放科學」運動!
 
過去數十年間,原本期待作為發表學術成果的期刊,卻漸漸淪為出版商業資產,甚至也讓科學開放性受到影響。
 
因此,他們希望透過「開放科學」,來回歸科學本質的信念。
 
去年因為疫情關係,導致許多研討會被取消,民眾也不便到圖書館。不過,這也變成另一個契機,讓開放科學再度被討論、重視。
 
像是 2020… 更多 年疫情剛開始時,英國威爾康信託便聯合許多科研機構、學術協會及學術期刊出版商,公開呼籲,希望與新興傳染病相關、通過審查的期刊論文,在疫情期間能使用開放取用的方式釋出;而尚未刊出或還在同儕審查的論文,也應放在預刊本伺服器,讓人們可以自由下載。
 
不過,這樣開放取用的同時,也需要投稿者付出相對更多的成本。
 
當期刊開放取用時,對於出版社來說,便少了後續訂閱購買的管道,導致出版社會在前端提高酌收投稿金額。對此,國內便陸續有學術單位進行相關配套,像是台大、清大,就對這些投稿到開放取用的期刊,進行補助!
 
研究期刊的發表,當然需要尊重研究者本身的意願,不過,若研究者願意用開放的方式來投稿,我們認為,不應該讓投稿金額成為影響選擇的門檻!
 
因此,在上週質詢中研院時,我便呼籲中研院長,應該要規劃類似的配套措施。
 
此外,國發會平台 data.gov 上,大部分關於中研院的資料,都屬於「庶務型資料」,與科學有關的卻占極少數;相較之下,資訊科學研究所 莊庭瑞博士的「研究資料寄存所」(depositar),平台上就有許多重要的研究型、開放科學資料,像是這次藻礁海域聲景資料,也放在其中。
   … 更多
圖片
留言
  • 黃士修
    那可以要求政府開放核四給民眾參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