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立法委員 林楚茵。 44,154 個讚 · 5,825 人正在談論這個。 YouTube 歡迎訂閱:台灣好聲茵 IG 請搜尋:linchuyin1010 中華民國第十屆立法委員
貼文
侵略者和助紂為虐之輩,終將付出代價! 美國總統拜登將直接警告習近平支援俄羅斯的代價,就像楚茵接受彭博採訪時所說的,俄羅斯這次一意孤行侵略烏克蘭,將與全世界的民主陣營為敵,其幫助者也不會例外! 戰事尚未結束,台灣民眾的善心仍持續傳向烏克蘭,截至昨天已累積6.6億的捐款和大量物資。相信民主同盟的團結,終將戰勝侵略者的野心。 #StandwithUkraine
圖片
留言
  • Ching Wai
    美國1776年7月4日獨立以來,僅在二戰後, 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1947-48干涉希臘內戰
    1947-70干涉義大利選舉支持反共力量
    1948-在哥斯大黎加內戰支持反政府武裝
    1949-53支持阿爾巴尼亞反共活動
    1949-干涉敘利亞政府更替
    1950-53發動南北韓戰爭
    1952-埃及革命
    1953-支持伊朗政變推翻政府
    1954-支持瓜地馬拉政變
    1956-57密謀敘利亞政變
    1957-59支持印度尼西亞政變
    1958-製造黎巴嫩危機

    1960-61支持剛果政變
    1960-阻止寮國政府改革
    1961-支持入侵古巴的豬灣行動
    1961-75支持寮國內戰和鴉片貿易
    1961-64支持巴西反政府活動
    1963-支持伊拉克內戰
    1963-支持厄瓜多爾叛亂
    1963-75參加越南戰爭
    1964-干預剛果辛巴叛亂
    1965-66干涉多明尼加內戰
    1965-67支持印尼軍政府對共產黨大屠殺
    1966-支持加納國內叛亂
    1966-69在北韓非軍事區製造衝突
    1966-67支持玻利維亞叛亂
    1967-干預希臘政府更替
    1967-75干涉柬埔寨內戰
    1970-干預阿曼內政
    1970-73支持智利軍事政變
    1970-73支持柬埔寨政變
    1971-支持玻利維亞政變
    1972-75援助伊拉克反政府武裝
    1976-支持阿根廷政變
    1976-92干涉安格拉內政
    1977-88支持巴基斯坦政變
    1979-93支持柬埔寨反政府武裝
    1979-89干預阿富汗戰爭
    1980-89資助波蘭團結公會反對政府
    1980-92干預薩爾瓦多內戰
    1981-在錫德拉灣與利比亞對抗
    1981-82查德內戰政府更替
    1982-84參與多邊干涉黎巴嫩
    1982-89支持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
    1983-入侵格瑞那達
    1986-入侵利比亞錫德拉灣
    1986-轟炸利比亞
    1988-擊落伊朗民航客機
    1988-出兵宏都拉斯
    1989-與利比亞在托布魯克對峙
    1989-干涉菲律賓內政

    1989-90入侵巴拿馬
    1990-91發動海灣戰爭
    1991-干涉海地選舉
    1991-2003主導伊拉克禁飛區強制行動
    1992-95首次干涉索馬里內戰
    1992-95干涉波斯尼亞戰爭
    1994-95出兵海地
    1996-支持伊拉克政變
    1997-出兵阿爾巴尼亞
    1997-出兵塞拉利昂
    1998-99發動科索沃戰爭
    1998-用巡航導彈攻擊蘇丹和阿富汗
    1998-99出兵肯尼亞和坦桑尼亞
    2001-21發動阿富汗戰爭
    2002-出兵象牙海岸
    2003-11發動伊拉克戰爭
    2004-21持續在巴基斯坦與阿富汗接壤戰爭
    2006-07支持巴勒斯坦推翻民選政府哈瑪斯行動
    2007-21第二次干涉索馬利亞內戰
    2009-支持宏都拉斯政變
    2011-支持利比亞反政府武裝
    2011-17開展在烏干達的軍事行動
    2014-21美國持續對伊拉克干涉行動
    2014-21美國持續對敘利亞干涉行動
    2015-21持續支持沙特參與葉門內戰
    2019支持委內瑞拉內戰,等..

    二戰後全球因為美國而造成的傷亡超過747萬人!
    造成的逃亡難民超過3284萬人!
    事實証明美國才是全球人道主義最大的危害者!
    美國的價值觀就是為了美國自身的利益才發動無數場的戰爭(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痛若之上)。

    製造戰爭,禍害人類,惡行罄竹難書。
  • Huang Meilan
    這是老狼一個人,不要兩個都信,自省
  • Ching Wai
    乾爹叫你低調啲🤣🤣🤣

    【台媒:台“友邦”主辦國際大會,美強烈建議台“低調參與”,網友:果然是棋子】
    多家台媒消息稱,台灣“友邦”帕勞將於4月中旬主辦第七屆“我們的海洋大會”,但身為協辦方的美國強烈建議台當局此行低調。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道,美國挺台灣“挺假的”,台灣“果然是棋子。”
    本屆“我們的海洋大會”將於4月13日和14日召開。據台灣“鏡新聞”16日的獨家報導,蔡英文擬指派台“環保署長”張子敬擔任“特使”參加會議,但“台北駐美代表處”電報轉述美方強烈建議:此行務必低調,避免在會場或官方名冊使用台灣旗幟等,“擔心各國代表因為中國壓力,避免與台灣團互動”。
    台灣《中時時報》稱,“台北駐美代表處”雖不滿意美方的建議,但也不樂見台灣“與會成果因遭受差別待遇而被忽視”,“也只能尊重美方看法”。
    台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17日則聲稱,台灣將在維護尊嚴的前提下,本著“專業、務實、有貢獻“的原則,積極參與“我們的海洋大會”,並爭取台方參與方式的“最佳安排”云云”。
    對於台灣被美國建議“低調參與”帕勞主辦的“我們的海洋大會”,有島內網友喊話台灣:你的名字叫中國台灣啦。有網友說,美國挺台灣“挺假的”,台灣“果然是棋子。”還有網友諷刺說,民進黨當局只能乖乖出錢買些廢鐵,其餘免談。也有網友諷刺民進黨當局:“美國說什麼,你做什麼,哪有什麼尊嚴了?”
  • Ming Hsing Liao
    爛黨爛政
  • Ching Wai
    【美媒揭美政府在烏克蘭難民問題上口惠實不至:令美國人也失望!】

    俄羅斯在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後,美國政府曾公開表示,將“張開雙臂”歡迎逃離戰火的烏克蘭難民。然而,美媒日前刊文指出,美國政府在烏克蘭難民問題上口惠實不至,令美國人也失望。
    戴安娜是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一位居民,她的父母、妹妹、外甥都住在烏克蘭。戴安娜日前對隸屬於福克斯新聞網的WXIX電視台說,她想讓家人都去俄亥俄州生活一段時間,但美國政府不允許。
    “雖然他們都想留在自己的家園,但戰亂時期,為什麽不讓他們來美國呢?”戴安娜說,“實際上,我們的政府不允許我把家人帶過來,不讓他們在美國生活。”
    WXIX電視台稱,美國政府此前宣布允許居住在美國的烏克蘭人獲得“臨時保護身份”,為他們提供18個月的驅逐豁免和工作許可,但只適用於3月1日之前抵達美國的烏克蘭人。越來越多的人呼籲美政府縮短對烏克蘭難民的安置過程,但美政府迄今尚未採取任何有關措施。
    據報道,俄烏衝突以來,已經有數百萬難民湧入了歐洲國家,而作為始作俑者的美國卻一直在隔岸觀火。英國路透社17日援引美國務院數據顯示,3月1日至16日,美國僅接收了7名烏克蘭難民,與歐洲接收的上百萬難民數量相去甚遠。美國《新聞周刊》則指出,至少5名入境美國的烏克蘭難民正被拘留在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其中一人已經被轉移到了路易斯安那州的拘留中心。
  • 陳哲峰
    與其擔心自己的城市是否被原子彈攻擊,不如先擔心自己的城市是否連10個義人都沒有,如果確認自己是義人,但怎麼算都找不到10個跟自己一樣的人,那自己就要準備好被逃亡了。
    P.S. 亞伯拉罕先救羅德於人禍,再救羅德於天災。
  • 章育平
    請關注:
    第七屆「我們的海洋大會」(Our Ocean Conference, OOC)將於4月13、14日在帛琉舉辦。
    台灣 加油~~~
  • 徐登懋
  • 林森森
    分享
  • 吳勇哥
  • 羅樹湛
    https://media4.giphy.com/media/3o7btV1sSvBaaSAQKc/giphy.gif?cid=120c01475g90d2s5omkxc6gcph73i2c9rber7ri299ngktdf&rid=giphy.gif&ct=g
  • 蔡長永
  • 蘇鳳英
    https://media1.tenor.co/images/8ccf3cf2f8bb838de58cab62fd58be0e/tenor.gif?itemid=12833376
  • 陳金城
    林委員好早安、加油
  • 林良諺
  • David Chen
    援俄者须付代價,協助殺人魔大外宣者,也必須付出代價。
  • 林良諺
  • 林良諺
  • 林良諺
  • 林良諺
  • 莊健
    這表示,美國已經取得中囯援助俄羅斯的情報,有相當程度的證據!~
  • 立法委員 莊競程
    譴責侵略行為!
    #StandwithUkraine
  • 堅持.張廖萬堅
    堅定與民主的夥伴站在一起!
    #StandwithUkraine
  • 立法委員 林楚茵
    新聞在這!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2031800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