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台北市。 37,210 個讚 · 46 人正在談論這個 · 682 個打卡次。以「建構多元學習平臺,培育青年成為創新改革的領航者」做為未來施政願景,重視青年人力資源與運用,強調以「正規教育接銜,多元體驗學習」的功能與主體性,業務主要分為以下三部分:...
貼文
分享 教育部
8位教育工作者,8段感人心聲,8顆堅毅的心<br> 與你分享他們在第一線教育現場,對於霸凌的觀察與努力<br>   <br> 【實際上,霸凌是手段,而非目的】<br>   <br> 據吳齊殷博士的研究(研之有物訪談:http://bit.ly/2Pa6qOk… 更多),當學生在班級中競爭權力地位,容易自成一群或遭排擠而落單——「霸凌」行為其實是模仿大人踩著別人往上爬的社會化行為。因此,若只是單純地制止、訓斥、懲處,並無法真正消弭這樣的狀況,也不易修復霸凌事件後的關係。<br>   <br> 【面對霸凌事件,到底該如何處置?】<br>   <br> 私刑正義,容易造成另一個霸凌;<br> 單純懲處,無法修復同學之間的關係。<br> 除了懲處,其實還有其他方式。<br>   <br> 【 許多教育工作者也正透過不同方式為霸凌努力】<br>   <br> 除了必須持續反霸凌教育工作、強化處理機制外,許多教育工作者也正為此議題而努力,例如:將修復式正義帶入校園,在霸凌事件發生後,藉由專業輔導人員,促進當事人進行對話,修復彼此受傷的關係,創造改變的契機,老師同時成為孩子溝通的橋樑。<br>   <br> 也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希望能透過不一樣的教育思維與評價標準,創造更多元、友善的環境,讓孩子因為自己的特質專長被看見、被喜歡、進而更自信,並透過更多的互動、合作課程,更認識理解、進而尊重彼此。<br>   <br> 【邀請你分享故事,與我們一起面對霸凌】<br>   <br> 這幾天雅婷看了粉絲對於貼文的回饋,許多人分享自己過去的經歷,讓雅婷非常心疼,但改變霸凌的現象,不可能一步到位,除了現在正努力的教育工作者外,也想邀請更多朋友共同來努力。<br>   … 更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