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 台北市。 750,955 個讚 · 319 人正在談論這個 · 478 個打卡次。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的圖樣由一個笑臉及台灣地圖所組成,台灣地圖代表�
貼文
【#MIT產業行腳 木材產業發展 之3】 臺灣設計語彙,是產業未來曙光 曾經「家具王國」的榮光已遠,隨著訂單外移、人事成本上升,許多工廠外移,臺灣木工產業,雖然仍然有良率高、信用好的競爭優勢,莊文毅語重心長說:「這個生產技術門檻很容易被越過,當你沒有品牌價值時,OEM找代工廠時,自然會找成本最低的,就會選大陸和東南亞。臺灣的木工廠收不到大訂單,就接中小量的訂單,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 以知名的《Y… 更多 Chair》為例,這張由丹麥設計大師韋格納所設計,從1949年設計生產,至今仍是熱賣商品,成為丹麥國寶級設計。臺藝大教授、秀毅文創有限公司莊文毅說:「這張椅子,賣的是設計與品牌認同的價值。」 以北歐設計為鑑,提升設計能力與品牌認同的價值,正是他眼中臺灣木工產業的未來。該如何提升臺灣木產業的設計能量?他認為只要「抓到屬於臺灣產品的設計語彙,一旦建立出自己的特色,消費者就會鎖定MIT木產品」。 從傳統來說,比起西方的石造建築,擁有悠久木建築歷史的中國,單是榫接就高達一兩百種,從建築的梁柱、窗櫺,到木製家具,像紅木家具、太師椅,也能做到整張椅子完全不用釘子。 「我們文化的養分是比較深刻的,如果臺灣的設計教育體系能從中取經,傳遞傳統符號、傳統的木工工法技術,讓年輕人可以站在這個傳統的養分上,去長出自己的設計風格。」莊文毅說:「如此一來,我們在世界就會有自己的定位,就能造就屬於自己的一塊市場。」 遺憾的是,臺灣的工業設計師資,教導的多半是歐美或日本的設計語彙,因為它已經有一整套完整知識系統;但屬於中國的設計語彙,專家和知識都是散落各地,尚待整理與統合。目前在臺藝大古蹟維護系任教的莊文毅正努力集結這方面的師資,希望讓更多年輕人能有機會吸收傳統的養分,傳承設計出專屬臺灣設計的獨特語彙。
圖片
留言
  • 王清水
    台灣設計的靈魂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