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王婉諭。 127,511 個讚 · 11,681 人正在談論這個。「我們一起勇敢,照亮孩子的未來」 立法委員 王婉諭
貼文
「每個人的初戀,都像史詩電影般一樣偉大」
  
這週我收到彩虹平權大平台的邀請,參加《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首場試映會,收到邀請的當下,我和辦公室夥伴都非常期待,更幸運的是,尤美女立委也參加了同場試映會!
 … 更多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以解嚴前後的時空為背景,巧妙地將彼時人民對自由的渴望與追求,對照出我們每個人生命成長史中,那段青春年少時光的純真和躁動。看著劇中高中校園的故事、場景,都有股說不出的熟悉,頻頻讓我想起自己的高中歲月,沒想到,竟然真的是我的母校。
 
(⚠️⚠️⚠️以下心得,微雷慎入⚠️⚠️⚠️)
 
威權初解的時刻,就像我們進入青春期時,初初成長,不斷在探索自我與遭受外界權威指導間掙扎、衝撞。
 
如同電影裡所描繪的,解嚴原應是自由開放的起點,但師長們卻一再強調「學校還沒解嚴」、「不要以為我現在就管不了你們」,言行之間的矛盾,讓兩位男主角心中滿懷著對體制威權的不齒與戲謔;同時,解嚴雖然開啟了自由開放的契機,卻無法一夕之間改變社會人心的保守,與對同志少數族群的誤解與恐懼,因此,兩人對彼此感情的萌發、對自我與性向的探索,不得不在勇敢忠於自我與社會壓力之間拉扯。
 
保守年代下的情感起落,讓我感到不捨且動容。即便不被世界理解,但只有無悔地愛過、抗爭過,才能不愧對真實的自己。
 
電影中讓我印象很深刻的一幕,是男主角向神父大吼:「你有多愛一點、我有少愛一點嗎?」這句怒吼從 1988 年仍處在恐同氛圍的台灣,跨越了時光,迴響在我們耳邊,對現在的我們來說,恍如一記沉重的提醒。
 
同志族群因為和社會主流不一樣,長久以來都必須承受與他人更不同的壓力與質疑,但明明無論性別、性傾向,每個人所付出的真心與愛並沒有不同,都需要平等的對待與尊重。
 
監製瞿友寧說,「同婚像是開了一扇門,還是有許多人需要更多勇氣才能走出心門,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就是一部希望能帶給大家這股勇氣的電影。」確實,同婚合法開啟了自由平等的大門,但不會一夕之間就轉變成對少數族群真正理解支持的社會,我們都還需要更完整的性別教育、性教育,需要不間斷的努力去溝通,聆聽彼此的聲音。
 
總之,電影中還有非常多刻畫如微的青春年少相戀片段,我也不能再爆雷了!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9月30日正式上映,推薦大家一起進戲院,觀賞這部以解嚴時期為背景、對照台灣性別人權進程的史詩般的愛情電影。
圖片
留言
  • Arthur Chu
    今天才看到你動人的心得分享,很感動,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