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邱顯智, 新竹市。 77,264 個讚 · 8,443 人正在談論這個。我是時代力量立法委員邱顯智! 為確保服務品質,如有陳情或建議,請將相關資料寄到電子信箱呦! E-Mail:chiucongress@gmail.com
貼文
登記前一天晚上,特別去拜訪了一群年輕農夫。 他們不約而同對我提到了現在農業的困境,但即使在這種困境之下,他們還是努力地試圖尋求解決方法,從困境中找出路。… 更多 困境的部分,根源是「政府不照顧農業」。台灣是世界僅見不補助「農事生產」,卻補助「休耕」的國家,農業賺不了錢,大量農地停灌、休耕,農地自由買賣、放寬農舍興建標準後,違法農舍與違章工廠遍佈,工業向農業搶水;此外,農地被大量變更作為工業地、商業地,政府從區段徵收中獲得可標售的土地,更獲得大量稅收;鉅額利潤也成為投機客投資標的。 然而,健康國民是富裕國家的根本,我們卻讓糧食掌握在別的國家手上。許多人談到,自由貿易下簽訂WTO,價格競爭下犧牲了本國農業,糧食仰賴進口,卻也產生了「食安問題」。在寬鬆的制度下,基改食品、高農藥殘留作物進到市場,危害國民健康。有人說去越南做農業交流,發現當地人竟然不敢吃自己種的米,還去中國邊界換米,而這些米卻能出口到台灣。 在這些困境之中,「有機農業」似乎是一條出路。然而在台灣,「有機認證」概念被收歸國有,門檻高,成本也高。有些農民試圖開拓新的路徑,例如有農民嘗試「秀明自然農法」,不談有機認證,而是談「消費者認證」;讓消費者自己看得見、摸得到,清楚食物來源,生產者與消費者間自然產生信賴關係。 有農民提到另一個概念:「社群支持型農業」(CSA),消費者加入會員後,由認識的農民配菜,甚至也可以參與種菜過程,重新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其中一位農民笑道:「找國小小朋友來,教他們玩泥土種菜,結果他們吃菜都比大人有知識,知道哪些時候吃哪種菜,『反季節作物』不要吃。因為我們平常逛超市,都被慣型農法慣壞了。」 我了解到,這些年輕農夫的嘗試,不只可以重建農村裡破碎的社群網絡,是一種新時代的社群運動;同時也是發揮台灣「產地與消費者距離較近」的產業利基,正是我們在面對自由貿易摧殘本國農業的時代,一項重要的資產。 當我們想著「城市治理」,應該要問,大新竹地區,我們需要多少綠地才能夠生活?在追求GDP數字的迷思裡,有多少環境影響的外部成本沒有被計入?我認為頭前溪沿岸應該成為環境友善的生態廊道,降低開發密度,疏濬、涵養、淨化水質,同時也保障新竹市民用水的品質。 我們的農地所剩無多,農委會訂下2020年糧食自給率40%的目標下,我們需要74~81萬公頃農地;然而我們目前低於海拔200公尺的農地,僅剩約50萬公頃。我們應該保護優良的農地,同時由制度上確保人民面對土地徵收時的程序正義,遏止浮濫土地徵收現況。
圖片
留言
  • Lu Shihwen
    我是台灣人,我要吃台灣農夫在台灣的土地上,種植的台灣米、台灣水果、台灣青菜!

    我是台灣人,我相信台灣人,我愛台灣,我支持台灣!

    台灣農夫加油!台灣律師加油!台灣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