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台灣團結聯盟, 台北市。 43,046 個讚 · 425 人正在談論這個。台灣團結聯盟以「抗中保台」、推動台灣「正名制憲」為核心目標。將台灣建立成一個正常的國家!
貼文
《自由時報》多樣性的台灣 何必獨尊華語金馬獎 陳嘉霖(台聯文宣部副主任) 「華語」影壇盛事金馬影展日前落幕,本屆的許多大獎由中國囊括,引起了金馬獎「中國化」的爭議。事實上,以華語電影為目標的金馬獎,由中國電影獲得許多大獎,實為必然的現象,華語電影原本就是以中國為大宗,並且有哪個國家在華語電影的市場規模、資金與人才等,能與中國拚比?因此以華語及華人為參加資格的金馬影展,勢必逐漸成為中國電影的天下。
… 更多 不過,我們不須因為這樣的趨勢而嚷嚷廢掉金馬獎,也不必因為中國拿了許多金馬大獎而跳腳。台灣金馬獎的權威性,是來自於台灣長久以來所練就的文化內力,這是整個台灣社會所撐起的天下,品味要由時間來化煉,「什麼為優秀?」,目前仍由台灣來評判,中國要扮演此角色,還有段不小的距離需追趕。台灣的金馬獎在未來持續做為華語世界最具權威的電影獎,不須特意干涉或阻擋,台灣亦不必放棄在華語電影界的品味標的地位。
然而,我們應思考,除了金馬獎之外,台灣還有哪些可能性?台灣是多元文化的社會,不應獨尊華語文化,也不必獨守以華語電影為主的金馬影展,更應發展其他多元文化的電影獎項。引用台聯黨主席劉一德的概念,台灣是太平洋文化的十字路口,北有日本、韓國乃至俄羅斯;東有美國;西有中國;南方則有南島文化及東南亞各國。四面八方的文化相遇十字路口,在台灣有了創造性的詮釋。「多樣性」是上天對台灣的安排,就如同台灣的生物種類密度是世界最高的地區之一,台灣在文化的層面也應有豐富的面貌。
在過去獨尊華語文化的歷史過程,台灣孕育了金馬獎,既是過去積累的成果,無妨延續其影壇地位,但政府的預算補助應逐漸退出,改由社會性或市場性的資源挹注。未來,政府應跳脫過去的中華文化框架,不再獨守華語金馬獎,看見多樣性的台灣,將公共預算用於開創其他多元文化的影視產業,開辦如南島影展、太平洋影展等,跳脫原本獨尊華語文化的框架,發揮台灣文化多樣性的特色。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57830
超連結 TALK.LTN.COM.TW

自由廣場》金馬獎何必獨尊華語 - 自由電子報 自由評論網

◎ 陳嘉霖 「華語」影壇盛事金馬影展日前落幕,本屆的許多大獎由中國囊括,引起了金馬獎「中國化」的爭議。事實上,以華語電影為目標的金馬獎,由中國電影獲得許多大獎,實為必然的現象,華語電影原本就是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