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林靜儀醫師 溫柔堅定新中二。 203,687 個讚 · 20,400 人正在談論這個。政治工作者,臨床醫師,斜槓寫作與國際醫療、性別平等
貼文
[盤點東南亞新住民語言師資] 根據教育部107年度新住民語文課程實施相關規劃,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將新住民語文列為語文領域課程之一;國小階段,學生將從本土語文及新住民語文中任選一種必修,每周一節;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則列為選修,依學生需求彈性課程開設。 這是非常好的政策。但是,師資呢? 即使大家會說"我們有很多來自東南亞的新移民"… 更多,但是過去我國並未積極重視東南亞語文,所以目前以教育部的正式師資,其實都還未到位。 在中等教育師資培訓大學,只有暨南大學核定了越南及印尼語的課程;在國小師資培育大學,也只有文藻技術學院有越南語的課程。 由新住民語言文教學人才培訓的教學增能課程班,和新住民及其子女或者東南亞語系學生等經過36小時的研習課程的教學支援人員班,大約培訓了1300到2000名的「教學支援人員」;以現在的狀況來看,未來的新住民語言課程,必須依賴的是「教學支援人員」,而缺乏所謂的「正式師資」。 當然,好的政策在人力培力上並無法一蹴可及,但是這也是教育部可以更多元思考的時候。 一方面我們臨時提案要求教育部補助鼓勵具教育師資培力資格的大學,積極開設新住民語言師資培訓;二方面我們也期待教育部不要忽略,我們其實有許多新住民第二代,早就熟悉媽媽的母國語言,甚至比僵硬的學校課程更熟練的了解語言中的各種「眉角」,與其苦等新入學的準教師們,更可以倚重新住民二代,給予適當的教師能力訓練,就可立即上手。 而在未來幾年「教學支援人員」也逐漸具備第一線的教學經驗和能力之後,更該有讓優秀的「支援人員」受訓或考照,轉成「正式師資」的機制,讓有能力有經驗的新住民語言教師,能夠有更多元的師資來源。
圖片
留言
  • 葉桃婉
    很好的想法!
    可是每周一節的母語時數實在太少了,幾乎等於沒有效果......
    以台語為例,如果我們不好好保護台語,它會在30年內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