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吳玉琴, 台北市。 5,617 個讚 · 2,316 人正在談論這個。吳玉琴第九、十屆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為社會福利(老人福利、長期照護)專業代表。
貼文
吳玉琴新增了 37 張相片。2019年6月14日下午1:50 · 首先,我要感謝台灣南與北全人發展協會吳信如,透過德國在臺協會,申請德國外交部的「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的資助,邀請海德堡大學兩位國際知名教授:安得列亞斯‧克魯瑟教授(Prof. Dr. Andreas Kruse)與歐以利希教授(Prof. Dr. Johannes Eurich)來台灣分享德國高齡社會的社區照護總體營造、及歐盟高齡服務創新方案。 他們在昨天,已經在馬偕舉辦一整天的研討會,和我們分享豐富的經驗。… 更多 在高齡化的社會,我們如何在社區當中整合自主照顧、社會參與和專業服務的系統,來照顧老人的身體和心靈,是我們要一起追求的目標。 德國與歐盟的學術界、政治界與社會各領域,熱烈討論出一些社會創新的解決方案,透過適當的照顧與支持體系,達成在地終老的目標。 其實服務不只限於自家住宅內,例如:公園、公共空間、綠地;也包括了社會人際關係,例如:鄰居、居家附近的社團、宗教團體或其他生活群體。 德國的長期照護政策由單純地依賴機構與保險制度,逐漸轉型為「社區共照管理網絡」模式,依照社區結構與文化的特殊性,由「社區共照規劃專員」偕同地區各種民間團體,整合地方資源,達到社區動能發展與社會照顧的目標。 兩個月前我也邀請日本”和田忠志”醫師分享日本的「地域共生」經驗。為了面對法規與服務內容缺乏橫向聯繫的問題,日本政府已經訂出跨年齡、跨部門的”地域共生社會”的政策計劃,加強解決1社區問題、2社區聯繫;3加強社區支持4強化各專業人力的有效運用。並在2017年完成”社會福祉法”的修法,要求市町村要自訂社區福祉計畫,並將地域共生理念入法,成為政策指導方針,並已於2018年4月實施。 希望台灣急起直追,消化德國經驗,並在自己的基礎上,建構以社區為中心,兼顧老人身體服務和心靈滿足的服務。還有 34 張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