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林靜儀醫師 溫柔堅定新中二。 203,687 個讚 · 20,400 人正在談論這個。政治工作者,臨床醫師,斜槓寫作與國際醫療、性別平等
貼文
[空汙問題必須從科學數據和學術基礎來做政策論述] 與 食安立委 吳焜裕委員 陳曼麗 立法委員(環保 生態 再生能源)委員 醫師立委邱泰源委員 劉建國委員 一同舉辦 PM Health Effects: Strategies to Improve Air Quality in Taiwan 台灣空汙對策研討會。
杜克大學黃裕欽教授精簡的提供了美國環保署和學術資料上,對於空汙與pm2.5現有的資料和經驗。… 更多 空氣汙染是近幾年民眾關切的議題,也是長期著重經濟發展忽略環境考量之下,我們一起在承擔的後果。然而談空汙防制,我們要討論各種汙染物的貢獻度和政策介入之後能夠達成多少效益。也就是說,不是"把xx廠關起來",我們就可以立刻出現藍天了 (而且藍天並不代表就是低pm2.5,pm2.5不是目視可見的,而目視可見的汙染可能是灰塵等其他汙染物)。 台灣的pm2.5來源,包括來自中國的霧霾、地方工廠等經濟產業和交通;而根據黃教授的資料和其他國家城市經驗,由政府政策來降低交通所貢獻的空氣汙染,是可行且有一定效果的做法。 在去年我們辦公室協助台中市政府和經濟部台電一起協調了台中空汙季節的中部火力發電廠降載計畫,但是在我們逐漸停止核能發電,又還沒有足夠發展再生能源能夠填補電力缺口的時候,降載能夠減少的空汙貢獻度其實非常有限。辦公室將會再協調各部會與地方政府一起,針對降低移動汙染源與調節各產業的汙染排放,做更多的討論。 當然,我們民眾也應該更節約能源,才能有空間讓火力發電廠降載。 我們的交通運輸,包括汰換二行程機車、鼓勵油電混合車輛、鼓勵共乘、減少高汙染的交通工具,都是政府和民眾要合作才能達成減少移動汙染源的做法。 美國在每年平均空氣品質標準,由15ug/m3降到12ug/m3,花了10年。 我們如果對於空汙感到心急,我們就該更踏實的,參採各種科學數字和他國實際經驗,一個一個來處理。
圖片
留言
  • Alquimista Hahn
    另外一個角度是美國 15 ug/m3 都要花那麼多努力往下降到 12 ug/m3,我們今年冬天,新曆年之後,台南高雄常常都超過… 更多 71 ug/m3,以健康成本考量,也以免於恐懼的自由考量,是不是應該以比美國更努力、更快的速度改善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