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我們期望營造一座植根過去、展望未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誕生知識、快樂學習、友善平權,屬於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709025 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貼文
#地名整理術 從清領、日治到民國的政權轉移,如何影響臺灣的地名更替?
 
最專業的歷史地圖研究者青刊社地圖工作室負責人黃清琦為我們介紹「清領/日治」與「日治/民國」政權更替之際,統治者面對舊地名時,態度如何?要改還是不改呢?
 
日本人剛來的時候,沒打算大改臺灣的地名,地名的大改要到1920 年,那時候日本已經統治臺灣 25… 更多 年。不過,日本人初期還是對地名做了兩件事:給城垣的所在地賦予明確的名稱,以及將地方地名的用字官方化。
 
什麼是為城垣所在地命名?過往清領時期的行政劃分就有臺灣府城、彰化縣城等城垣城市,但日本人的觀念是必須一地一名,依照清領時期的邏輯,臺北府城同時也是淡水縣城(到了清末還同時是臺灣省城呢),城內到底要叫臺北還是淡水?
 
因此,日本人一來後,就先把縣城以上的城垣,按前清的各地最高行政等級,去掉縣城(或府城)字樣後,確認了臺北、新竹、臺灣、彰化、鹿港、臺南、鳳山⋯⋯等一批地方行政中心地名。
 
至於地名用字的官方化更是影響深遠。清代的臺灣地名,除了有派官署的地方,因為皇帝老爺下旨,令地名用字得官方化之外;其餘廣大田壤間的地名,普遍都只口傳、有音無字。當要寫成書面語時,你用的字跟我用的字就不一樣了。
 
國民政府來臺後,亦對地名有了一番改造,例如最為人所知的是,臺北市舊市區在戰後的地名更動,一共用了上百條中國城市路名,按中國相對位置,分布在臺北市的區域。
 
也有一不小心卻改過了頭,把村里以下的地名全面改過,幾乎把明清遺留的傳統地名剷除殆盡;而許多是移植自日本地名(如高雄、清水),或者源於日語漢字讀音轉換(如關西、民雄、馬公)的鄉鎮名(原街庄名),卻保留了下來......
 
🎟完整文章傳送門☞ https://reurl.cc/NrLr6x
#50《觀‧臺灣》「過去整理術」全刊簡介☞ https://reurl.cc/xGoaEz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he-politics-and-toponymy-of-place-naming-in-taiwan-history/
超連結 STORYSTUDIO.TW

【過去整理術】從清領、日治到民國的政權轉移,如何影響臺灣的地名更替? | 故事 StoryStudio

關於臺灣的地名沿革,坊間已有許多考據,本文僅打算簡短討論清領/日治/民國的政權轉移之際,官方為何、如何實行地名更替?這些系統性的操作又帶來哪些影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