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國立臺灣博物館 National Taiwan Museum, 台北市。 107,705 個讚 · 1,326 人正在談論這個 · 114,089 個打卡次。臺博館除了228公園內的本館,還有古生物館、南門館與鐵道部園區,邀你一起發現萬物的精彩!
貼文
【虎寶日記174】你不知道的博物學家系列 繼之前認識了菊池米太郎,這回我們要認識哪個博物學家呢?
 
被譽為臺灣蕃界調查第一人🔍 田野怪傑 #森丑之助
 
「…在臺十八年歲月,我全部投入蕃地調查與蕃人的研究,從來沒有浪費時間於別的事,換句話說,我拋棄了正常人的生活,只為了自己的志趣,全心全意做這件事…」—森丑之助,1913,〈生蕃對臺灣島的影響及臺灣蕃族學術調查〉,《東洋時報》179期
 … 更多
森丑之助(1877-1926),日本京都市人,1895年臺灣割日後以通譯身分隨軍來臺,以自學及隨鳥居龍藏等人進行蕃地調查的方式,綜橫臺灣各地山區。儘管天生一足微跛,仍以驚人的毅力,進行廣泛的山地原住民社會與文化風俗研究,以臺灣為始,也以臺灣為終。他所採集的標本數量相當可觀,尤其自1908年至1924年間有14年長任博物館職務,1930年代以前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原住民蒐藏與展示,相當程度上即為其心血的寫照。
 
森氏的原住民調查工作包括三個部分,一為對臺灣原住民社會文化的深入調查,且為臺灣最早利用相機進行田野調查者之一,影像除了呈現各族群服飾及體質特徵,也具體捕捉了部落生活的情境。二為歷次中央山脈橫斷以及蕃地調查時進行地理、植物生態與原住民生活環境的綜合調查,不僅採集了大量的林業、植物學標本,也留下許多一手的早期自然史、生態紀錄。1905年受聘擔任川上瀧彌主持的「有用植物調查計畫」調查人員,其數量至少600件,且頗高比率為珍貴的模式標本,對臺灣早期植物調查頗有貢獻。有許多臺灣高山植物都是以Mori為名,例如森氏杜鵑(玉山杜鵑)Rhododendron morii Hayata。三為對先史時期的考古調查工作,森氏在1920年代為博物館製作「臺灣石器時代遺物分布地圖」中,記錄全臺218處他曾調查過的遺址和遺跡。
 
「...人類因為種種的外力因素,導致他們的社會組織及生活急速變化,從某種角度來看,部分的固有傳統習俗會消失殆盡,無法復見。過去五、六年間已看不到我最早年代曾看到的舊俗...」—森丑之助,1913,〈生蕃對臺灣島的影響及臺灣蕃族學術調查〉,《東洋時報》179期
   👉想認識更多,歡迎來參觀《發現臺灣》常設展,一起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
 
#虎寶好佩服博物學家發現的精神
#和虎寶一起認識博物學家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