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我們期望營造一座植根過去、展望未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誕生知識、快樂學習、友善平權,屬於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709025 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貼文
【#研究】臺灣古早時代的歌手與歌謠世界
各地的跨年晚會上,表演的藝人多半是歌手,歌曲和歌唱表演圍繞在我們生活的四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可說是充滿了歌聲,在我們的腦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旋律、歌曲,琳瑯滿目,興之所至便在腦中盤旋,開口便可哼哼唱唱。 不過,百年前臺灣社會的「歌聲」與「旋律」,顯然不是這樣的情景。從現存的歷史文獻中,我們很難「看」到歌聲的存在。… 更多 在遺留的文獻資料中,只有在詩詞創作、吟唱時,才會發出帶有旋律的歌聲,而在一些地方志書當中,偶爾會用文字記錄一些「俚謠」或所謂「番曲」,但也只是作為社會風俗的紀錄考察才得以留存。倒是從一些近代學者的音樂研究調查,和臺灣人的實際生活經驗裡,可以發現民間的歌謠生活,其實有其豐富、而不為文獻記載的部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X UDN 讀●書●人:
http://udn.com/news/story/7923/2135991
#時光旅人 #典藏 #歌仔仙
超連結 UDN.COM

臺灣古早時代的歌手與歌謠世界 | 閱讀 | 聯合新聞網

這些歌仔仙是在社會夾縫中求生存的一群,街頭隨地而坐,拉大廣弦、或彈著月琴,傳述傳統或新編的故事、勸世善歌,有時也講一些社會新聞。驚人的記憶、信手拈來的說故事功力,用來在婚喪喜慶求些打賞,或是批些小商品、吸引顧客來購賣,常常是賣藥居多,其中特別多盲人的從業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