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朱立倫。 1,007,733 個讚 · 14,441 人正在談論這個。政治人物
貼文
一大早出門,車子在等紅燈時,我遠遠望見一位拿著掃帚的清潔隊員,她正沿著街邊清掃垃圾、落葉、菸蒂、小碎石。掃過一個下水道的網狀排水孔時,只見她刻意加了幾分勁道,那些較小的落葉、菸蒂和小碎石幾乎都無聲無息的掉進下水道,然後她再繼續往前做她的清掃工作。 這或許是少數人一點幽微的人性罷了,倒不必上綱到民族性的層次。下水道阻塞有很多原因,我絕對不會只歸責於那位清潔隊員,政府在汛期前也確實應做好清淤。然而,最近各方人士針對瞬間豪大雨的異常氣候提出來的一些建議,卻讓我有治絲愈棼或想當然爾的感覺。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加大下水道的容量設計,這當然是長遠之計,但是多大才夠呢?多少錢才能做好這件事呢?我們的城市能負擔這麼沉重的地下結構嗎?改變排水孔的設計也是一種作法,不過那樣多少會影響排水的效能,而且也要花很多錢。… 更多 因此我認為應該打造一個「透水」的城市,儘量增加透水性鋪面。過去幾十年,我們已將水泥或瀝青的道路鋪面視為理所當然,就像在一個人的臉上包了一層厚厚的保鮮膜,怎麼可能保溼呢?絕大部分降雨都經由水泥鋪面的下水道、溝排流入河海,不僅增加排水系統的負擔,而且這種快速排除雨水的方式,完全無助於蓄積地下水。 過去一年,新北市在一些道路、學校操場或高灘地的停車場,已經逐步增加透水鋪面,我們也會在新的公共工程中加大透水鋪面的應用比例,並與相關單位共同研發更多樣性的透水材質。 只要我們把禁錮地表的水泥面具多打開幾個出口,饑渴的大地就會幫我們去化一部分雨水。城市治理,不必然一定要過度施作,有時候只需要一些更質樸的觀念和作法。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