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頁
㊣ NSTM 科工粉絲專頁 ㊣科工館除多元的應用科學類展示廳及豐富的體驗設施,更包含戶外大型公園綠地與休憩空間。歡迎觀眾闔家蒞臨與我們一同趣味玩科學、體驗科普創意。 80765 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貼文
每年廚餘可供港人2%用電… 更多 香港人每年製造一百三十多萬噸廚餘,佔都市固體垃圾約三分之一。香港城市大學一年前開始研究採用沿用於處理污水的細菌組群,在無氧環境下將廚餘轉化為甲烷(沼氣),用以發電及發熱,部分殘留物含氮、磷等養料則可用作堆肥,令最後被送往堆填的廚餘只餘八分之一。負責研究的助理教授李鈞瀚指,本港現時較普遍將廚餘堆肥,仍需加入氧氣轉化,但其方法幾是無本生「電」,以每年港人產生的廚餘計,估計可產生約十一億度電,足以滿足本地用電量百分之一至二。 城大研究為期三年 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助理教授李鈞瀚指,是次研究為期三年,透過觀察不同組合的細菌特性,至今找到合適的細菌組群有五個,每個包含逾百種天然細菌,稍後會深入研究細菌基因排序。研究團隊主要將廚餘攪碎,再加入該五個細菌組群進行分解,結果發現最快的一組約十至十四日便可轉化產生甲烷,最慢約需兩個月。 他又補充說,政府將於小蠔灣發展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所採用的廚餘處理,主要加入氧氣,將廚餘中的碳直接轉為二氧化碳,再變成肥料;但是次研究毋須加入氧氣,是先將廚餘中的碳轉為甲烷,再透過燃燒甲烷轉化為二氧化碳發電及發熱。 與堆肥方式比較,他指研究不但減省用氧,能源效益較大;其廚餘量縮減比例亦較大,由以堆肥方式只餘四分之一,縮減至只餘八分之一。
圖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