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 2022-03

文章 留言
696065058414532
時間:2022-03-14 19:31
昨天,早上做禮拜、中午二場喜宴之後,我受邀趕赴南投信義鄉。他們一直謝謝我能來,但我也一直謝謝他們讓我有機會能夠和一群從事登山行業的族人聊聊天。 我很感慨,因為每個人介紹自己的時候,幾乎都提到,長年協助山友登山或政府管理山林的工作,讓他們的頸椎、腰椎的傷害特別嚴重。 他們發出的不平之鳴,更是令我不勝唏噓:「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在祖居地工作,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哪裡錯了?」… 更多 他們或許稱作山青、嚮導、背工、高山協作等,雖然不同的職位名稱,相同的是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在祖居地工作,甚至我們也能看見山難發生時,山青、嚮導總是「毫無報酬」的義務協助國家救難。 這幾年,國人出現登山熱潮,登山也開始走向產業,這群族人們卻被外界指責,為什麼利用山林從事經濟行為? 今天,質詢內政部長徐國勇時,我特別就教部長:「針對檢討高山協作人員,是否有可能跟產業結合?是否針對高職業傷害的族人,有往上加薪的空間?是否應提共支援救難人員合理的報酬?」 我告訴部長:對原住民族而言,山林是族群的,除了個人的獲益,我們更看重的是族群共同利益的分享,因此我要求部長一定要具體的要求營建署落實國家公園與在地產業的合作,這才是真正的共管。 最後,我也以泰武國小舊址打造北大武山登山基地為例,面對山林開放,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及阿里山國家公園等,都應該與在地原住民族合作設立登山基地,提供國人完整的山林教育,真正的尊重這片山林和山林中的人。 非常感謝部長、營建署長都給予肯定的回覆,那我就繼續的追蹤完成。 #質詢影片在留言處哦
圖片
704841064203598
時間:2022-03-28 21:08
今天的台北,雨從早下到晚,而我也從早上到傍晚,撐著雨傘來回辦公室、委員會好幾趟。 我今天除了質詢2個部會,中午去黨團討論星期三要處理的「#提高村里長事務補助費」(我有提案)之外,下午突然開始處理《原開條例》的逐條討論,也害得我原本要回屏東主持晚上的「#瑪家鄉三和村擴大灌溉服務開工說明會」無法成行,因為原開條例這個法案對我們原住民實在是太重要了! 雖然到下午五點前,我們 #只審查了4條法案… 更多,這真的是漫長卻不能馬虎的工作,非常開心,我有兩個意見獲得大家認同。 首先,我成功說服各位委員,將行政院版本名稱加上「權利回復」成為《#原住民族保留地權利回復及管理利用條例》。 第二,我透過早上的質詢和下午的審查,不斷提出我對原住民族土地分類的創見,我認為要將原保地分成兩類:一是「原住民族保留地」,簡單來說就是公家機關下的公有土地;二是「原住民保留地」,也就是私有土地。而我認為,私有土地應該分成兩種,除了過去的個人所有概念之外,我認為應納入「總有」概念,因為我思考 未來可能會有部落公法人、原住民族自治,#我希望創設一個空間將所有權留給部落集體。並且我也希望預留「概念空間」給未來因應災害遷徙、特定區域劃設、祭儀用地等等所需土地,就以目前的永久屋來說,#就不會因為國家土地不能分配給個人而失去土地權利。 會有「私有土地的總有」這個想法,是來自於前幾周我在「南島論壇」的晚宴上,跟官大偉教授以及來自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大使聊天,他告訴我當地97%的土地都是私有,分成個人所有和部落集體共有,例如祭儀聖地等皆由部落共有,國家也可以跟部落買土地,但是並不容易,因為要取得族人的全數同意非常困難。 今天的審查,代表著我們開始能夠針對26萬公頃的公有、私有原保地,處理陳年歷史所無法解決的歷史問題。我很開心也很驕傲,能夠參與這一部對原住民族而言非常重要的《原住民族保留地權利回復及管理利用條例》審查。 修法、立法是個大工程,期待條例審查完成三讀的那一天,我會繼續努力。 #質詢影片請見留言處
圖片
705997354087969
時間:2022-03-30 18:47
終於要成功了! 今天內政委員會終於完成了《地方民意代表費用支給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補助條例》的審查,意味著即將送入院會二、三讀! 選舉期間,就有許多村里長請我「未來」幫忙爭取「提高事務費」。 因此我在去年初,將原偏鄉村里長事務補助費能夠考量地理等因素酌予增加提出修正草案,並在5月7日時一讀送委員會。… 更多 今天我做了提案說明,接著在質詢內政部陳宗彥次長時,強調村里長是最貼近地方居民的人,他們承擔地方大大小小的工作,而每個月的45000事務費並不是薪水,那是用來支付村辦公處的水電、文具、繕雜等公務支出,最後通常已經所剩無幾;我問過不同地區的村里長,餘額大概都落在二萬元以下。並且立法已超過22年從未修正,隨著物價變動、基本工資上漲,是到了應該調整的時候啊! 我繼續讓大家了解:原鄉的村里長更是加倍吃力,例如山難救援、落石處理、扶弱濟貧、打掃村莊……;又例如1642平方公里的秀林鄉有9個村長,但1047平方公里的彰化縣有579個村長;又如五峰鄉桃山村長,要管理散落各地的12個部落;而尖石鄉玉峰村長除了管理11個部落,其村民除了原住民8500人,還要管理1200名的漢人。這種地理環境,山路崎嶇顛簸,光是車子油費、修理費就已經很驚人。 在陳次長表示感同身受時,我就跟陳政次說,針對公務員、教育人員,政府都會考量到地理環境、艱苦程度及經濟條件,給予地域加給。 我要求內政部提出院版對案時,應考量原偏鄉地區地理環境,將村里長事務補助費的金額再酌予提高,次長表示同意。 今天的審查很順利出委員會,不需要朝野協商,順利三讀的話,將適用於年底地方選舉當選者開始! #質詢影片在留言處
圖片